【ITBEAR】8月30日消息,速凍食品巨頭三全食品近期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其業績面臨不小的挑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到36.65億元,同比下降4.91%;凈利潤為3.33億元,同比下降23.75%。這一系列數據反映出公司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的困境。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三全食品在報告中指出,主要是受到大型連鎖零售及區域連鎖渠道客流量大幅下滑的影響。同時,公司為了加強直營商超系統的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導致銷售規模有所下滑。此外,上半年市場競爭形勢嚴峻,渠道費用投入大幅增加,部分機器設備計提了減值準備,進一步壓縮了凈利潤空間。
據ITBEAR了解,三全食品的直營模式主要分為大型商超系統直營和大客戶合作兩種。然而,上半年這兩種模式的營業收入均出現下滑,其中直營模式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5.97%。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速凍面米制品的營收占比達到85.7%,但上半年收入減少了5.77%。特別是“速凍老三樣”(湯圓、水餃、粽子)的產品收入同比下降7.77%,毛利率也下滑了3.46%。

盡管面臨傳統業務下滑的壓力,三全食品仍試圖在餐飲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財報中提到,公司餐飲市場業務持續穩定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8億元,同比增長8.1%。特別是通過產品品質改良、工藝效率提升以及客戶系統性服務的加強,推出了一系列深受連鎖餐飲客戶和終端消費者喜愛的創新產品,實現了收入規模的顯著增長。
然而,盡管餐飲市場取得了一定增長,但目前僅占三全食品總收入的18.56%,且收入增長幅度為個位數,對于整體業績增長的拉動作用仍然有限。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三全食品面臨品牌老化、產品老化、運營系統老化等多重問題,這些問題對公司的發展構成了較大制約。同時,公司在創新升級迭代方面的提速落后,未能跟上消費變化的節奏。
盡管三全食品在團餐和餐飲方面加大了布局力度,但當前效果尚不明顯。隨著未來更多行業頭部企業的入局,三全食品原有的品牌規模效應可能會逐漸減弱。對于這些問題和挑戰,北京商報記者嘗試向三全食品發送采訪提綱以獲取更多信息,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