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9日消息,在全球汽車行業加速邁向全球化的大潮中,貿易政策的風云變幻始終牽動著業界的每一根神經。近期,加拿大財政部的一項重大決策引發了廣泛關注:自今年10月1日起,該國將對所有源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高達100%的額外關稅。此舉不禁讓人感嘆,加拿大似乎正緊隨美國的腳步,對中國電動汽車筑起更高的貿易壁壘。


對于中國汽車制造商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高額關稅的直接后果是中國電動汽車在加拿大的售價飆升,市場競爭力因此大打折扣,部分車型甚至可能不得不退出加拿大市場。而對消費者來說,購買心儀的電動汽車將意味著更高的花費,這無疑對整個電動汽車行業構成了重大障礙。據ITBEAR了解,與此同時,加拿大政府還計劃對進口自中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征收25%的附加稅,并有意審查其他與電動汽車產業鏈緊密相關的關鍵行業,如關鍵礦物、電池及其組件、半導體芯片等,這一系列舉措無疑彰顯了加拿大貿易保護主義的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政府在推行這些措施的同時,也提出了為與加拿大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所生產的產品提供補貼的計劃。盡管這一政策表面上旨在促進本國及其友好國家的汽車產業發展,但實際上也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汽車市場的分割和競爭態勢。


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天下烏鴉一般黑”似乎成了現實寫照。加拿大效仿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做法并非孤立事件,此前歐盟也有類似舉動。面對這一系列變化,全球汽車市場的未來走向充滿了不確定性,業界將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