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8日消息,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科大訊飛作為老牌AI企業,其發展歷程充滿了曲折與挑戰。自2000年初創至今,科大訊飛已走過二十余年風雨,期間經歷了從默默無聞到成為行業領頭羊的蛻變。然而,近年來,盡管科大訊飛在AI大模型領域積極布局,但其業績表現卻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2023年,科大訊飛發布了星火大模型的1.0版本,對標ChatGPT,市場情緒一度高漲,市值突破1700億元大關。然而,好景不長,科大訊飛的市值隨后大幅縮水,盈利狀況也由盈轉虧。據其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凈虧損超過4億元,這是自2008年上市以來,公司首次在半年報中出現虧損。
據ITBEAR了解,科大訊飛自2023年起在大模型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產業鏈可控等方面進行了巨額投入,新增投入超過6.5億元,這直接導致了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盡管星火大模型已經迭代至4.0版本,并在醫療、教育、商業等多個領域落地應用,市場份額也名列前茅,但盈利難題依然困擾著這家AI老兵。
科大訊飛的創始人劉慶峰,曾放棄出國讀博和微軟的工作邀請,選擇創業。在公司初創期,科大訊飛經歷了諸多困難,但在得到聯想、復星集團和英特爾的資金支持后,逐漸在智能教育領域站穩腳跟,并于2008年成功上市。然而,市場對科大訊飛一直有著“不賺錢”和“依賴政府和企業客戶”的印象。
在大模型熱潮的推動下,科大訊飛不惜投入重金,希望能夠在AI領域實現突破。然而,猛干大模型一年后,雖然核心業務增長明顯,但虧損也隨之加大。據統計,2023年科大訊飛對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研發總投入超過20億元,總研發投入更是高達38.37億元。高額的研發和銷售費用使得公司的債務居高不下,中報顯示其資產負債率已達54.79%。

科大訊飛目前面臨著AI技術成熟度不足和市場競爭同質化的雙重挑戰。盡管公司在AI大模型領域有著一定的技術積累和應用經驗,但在突破技術壁壘和發力原創方面仍任重道遠。此外,市場上關于華為將與科大訊飛終止合作的傳言也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盡管科大訊飛已經辟謠稱信息不實。
在科大訊飛的合肥總部大樓前,矗立著一座雕塑,刻著“頂天立地”四個大字,這既是科大訊飛企業戰略的濃縮,也是其面對困境時的堅定信念。作為A股中的語音智能技術龍頭,科大訊飛在AI領域的探索無疑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然而,無論前路如何坎坷,這家AI老兵都將繼續前行,力求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