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8日消息,近期,烏克蘭的能源局勢引發廣泛關注,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正將該國推向儲能市場的前沿。8月26日,烏克蘭多地遭受大規模襲擊,能源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導致國家電力公司Ukrenergo宣布實施全境緊急停電措施。這一緊急狀況迫使烏克蘭民眾尋找替代能源解決方案,甚至有人開始拆解報廢的特斯拉電動汽車電池,組裝成低配版的家用儲能系統,這一幕不禁讓人回想起2022年深陷能源危機的歐洲。
回顧2022年,由于“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歐洲同樣面臨供電穩定性差和用電成本高昂的問題,這直接推動了戶用光伏和儲能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多家儲能企業如派能科技、艾羅能源等因此實現了業績的大幅增長。如今,烏克蘭的能源危機似乎正在重演這一劇本,儲能行業是否將迎來又一個“黃金賽道”?
據ITBEAR了解,烏克蘭目前已成為歐洲最火爆的光儲市場之一,眾多儲能企業紛紛表示,近期來自烏克蘭的現貨詢盤激增。國盛證券指出,烏克蘭災后重建過程中,戶儲將成為剛需品類,市場供不應求。預測數據顯示,烏克蘭戶儲新增規模可能數倍于2022年歐洲的水平,年銷量有望達到84-126萬套。德業股份、艾羅能源、華寶新能等國內儲能企業均反饋烏克蘭市場訂單顯著增加。
國內儲能企業進入烏克蘭市場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品牌商直接參與,如德業股份已成為烏克蘭線上Elvis網站唯一的中國逆變器品牌銷售商;二是通過經銷商網絡間接進入。陽光電源、比亞迪、中創新航等多家知名企業均出現在烏克蘭的企業名錄上。烏克蘭儲能市場的暴利特性是吸引企業的主要原因,一套家用光伏儲能系統的分銷商利潤可達1200-1500美元。
然而,烏克蘭的能源危機遠未結束。烏克蘭Yasno公司總經理謝爾蓋?科瓦連科曾預測,今年冬季烏克蘭能源系統將出現30-35%的赤字,消費者每天可能面臨12小時的無電狀態。而實際情況更為嚴峻,目前烏克蘭已經全國停電。2024年3-4月,俄羅斯摧毀了烏克蘭超8成的火力發電能力,導致電力供應嚴重短缺。進口成為烏克蘭緩解電力赤字的唯一途徑,但發電能力的嚴重縮水使得電力缺口問題依舊突出。
在此背景下,全球光儲廠商迎來了重大機遇。我國儲能企業在烏克蘭市場的布局正不斷加速,2024年3月,德業股份為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的一家兒童醫院提供了儲能設備。同時,挪威電化學儲能企業Morrow也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電池儲能系統。海關數據顯示,自2024年4月以來,中國對烏克蘭逆變器的出口迅速增長,三個月內翻了近9倍。
盡管烏克蘭儲能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我國儲能企業直接入場或許并非最佳時機。一方面,烏克蘭的電力重建工作主要由美國公司主導;另一方面,戰爭環境使得海外儲能企業難以順利開展業務。因此,通過經銷商網絡進行市場推廣,品牌商則在幕后提供支持,或許是一種更為現實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