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不小的震蕩,大西洋兩岸與亞太地區的市場均受到波及。美聯儲釋放出可能降息的信號,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可能步入疲軟的擔憂。而在亞太方面,日本央行宣布加息,此舉加劇了“日元套利交易”的逆轉,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市場的恐慌情緒。與此同時,盡管人工智能熱潮下的科技股前期表現亮眼,但高處不勝寒,其表現也開始讓人擔憂。在多重因素的交織下,全球市場迎來了一場夏日風暴,投資者情緒難以平復。
在此背景下,德國資產管理巨頭安聯投資表示,盡管市場風云變幻,但低估值等因素為中國資產提供了“避風港”的潛力,或使其重新獲得全球資金的青睞。安聯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安聯中國精選混合擬任基金經理程彧指出,企業盈利增速的轉好將成為中國資產回暖的有力支撐,而外圍環境的冷熱切換則為市場行情的轉換提供了催化劑。
據ITBEAR了解,安聯投資作為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資產管理機構,截至2024年二季度,其管理規模已達5550億歐元,約合43748億元人民幣,在中國擁有安聯基金等實體。四萬億歐洲資管巨頭的加碼中國,展現了此時“逆向投資”的必要性。歷史數據顯示,當上證指數處于2900點以下時買入新發偏股混合型基金,持有一年的平均收益率超過35%,持有五年的平均收益率更是翻倍。不論是持有一年、兩年還是三年,正收益的概率均超過八成,若持有年期達到五年,正收益率甚至超過九成。
安聯投資全球股票投資總監維珍妮·梅尚鈕(Virginie Maisonneuve)表示,盡管全球市場波動的直接原因顯而易見,部分短期損失也將在數天或數周內得到修復,但全球秩序更深層次的轉變不容忽視。她指出,美國大選可能帶來的深層次轉變是一個重要因素。若賀錦麗勝選,可能意味著拜登政府政策的延續;若特朗普勝選,則美國的前景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在經濟層面,特朗普1.0時期的特點是放寬管制、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然而,現在的美國經濟周期與2016年時大不相同。特朗普已對貿易與關稅作出明確表態,一項關于關稅的討論將影響價值超過3萬億美元的進口商品,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受影響的進口商品多約10倍,這無疑會對通脹產生影響。與此同時,歐洲和中東的沖突也為全球局勢增加了不確定性。盡管如此,中國在全球經濟和政治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自信心卻在不斷增強。
程彧表示,中國股票的估值目前位于其自身歷史分位的低位,與環球其它市場相比,中國股票的估值更具吸引力,這為全球資金配置中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外資目前顯著低配中國,全球主動管理基金對中國股票的配置比例為基金凈資產的低個位數,相較于基準,這些基金亦顯著低配中國股票。國際投行主經紀商的數據顯示,海外對沖基金A股的凈頭寸位于近20年的低位,后續全球資金對中國市場轉多的概率較高。
那么,促使這一轉變發生的催化劑是什么?程彧認為,當前,擁擠的市場風險凸顯,被相對冷落的市場吸引力顯現,資金將進行冷熱切換。一方面,美國經濟動能減弱,日本貨幣政策轉向在即;另一方面,預計中國宏觀經濟將在四季度全面轉好,投資、消費、出口均已邊際轉好。
程彧進一步指出,本輪消費補貼政策“實在”、補貼力度大,或能顯著提振消費。同時,美國正處于年尾補庫存周期,預計四季度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會加速。資金永遠尋找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四季度中國資產或將迎來布局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