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行業蓬勃發展,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跨境電商主體數量已突破12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區超過1000個,海外倉建設更是達到了2500個以上,總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其中專注于服務跨境電商的海外倉超過1800個,面積占據2200萬平方米以上。
在這一波跨境電商的發展浪潮中,“單未下、貨先行”的策略逐漸受到青睞,海外倉憑借其獨特的優勢成為了眾多電商與企業的制勝武器。作為跨境電商的重要配套服務設施,海外倉無論是自建還是租用運營,都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倉儲設施,存儲來自全球的商品,為跨境賣家提供倉儲、聯動配送等本土化服務,有效促進了訂單的持續增長。

浩方動力研發部總監指出:“如今的海外倉不僅提供倉儲、物流服務,還集成了售后保障等多功能,極大方便了國外客商收貨,同時也顯著改善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傳統的跨境物流方式需要買家下單后,賣家再通過國際物流進行配送,涉及報關、清關等復雜程序,耗時較長。而海外倉模式允許出口企業提前將貨物批量發送至國外倉庫,實現本地銷售、本地配送,大幅縮短了物流時間。
據ITBEAR了解,跨境電商,特別是小包裹業務,對時效性要求極高。以往中國發貨到非洲通常需要15到25天,即使是空運到澳洲也需要12至15天。而現在,通過海外倉備貨實現本土發貨,非洲消費者只需2至3天即可收貨,時間節省達5倍以上,市場需求巨大。
數字賦能正助力海外倉不斷迭代升級。如今,倉庫剩余貨物數量、每日發貨量以及貨物在海外倉的所有路徑節點和信息都能實時查看。浩方動力負責人表示:“退換貨需求日益增多,如果海外貨物需退回國內,成本將非常高昂,但在海外倉直接進行退換貨,則能為C端買家帶來更好的體驗。”

近期,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鼓勵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依法依規利用數據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增強生產企業柔性化供應能力。浩方動力軟件認為,通過對數字化業務系統的運用,可以更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優化庫存管理,提高供應鏈響應速度。同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消費者行為、市場趨勢等信息,為跨境業務提供定制化、柔性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并與上下游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享數據資源,共同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