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英偉達公司即將于北京時間周四(8月29日)凌晨公布其2025財年第二財季(截至7月28日)的業績報告,這一財報備受全球金融市場關注。分析師預計,英偉達本季度收入將達到286.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2%,盡管這一增速相較于上個季度的262%有所放緩;數據中心收入預計為249.92億美元,同比增速有望達到142%。
英偉達作為人工智能(AI)技術的風向標,近期市場上流傳著AI支出熱潮可能放緩的傳聞,投資者正密切關注英偉達的業績報告是否會反映出這一趨勢。因此,無論業績如何,都有可能引發美股市場的劇烈波動。
據ITBEAR了解,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為英偉達財報發布后可能引發的更廣泛市場反應做準備?;ㄆ煦y行指出,期權市場上周預計,標普500指數將在財報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出現1.3%的波動,這一幅度與9月美聯儲會議的預期波動相同。同時,英偉達自身的股價預計也將有10%的波動。盡管英偉達年初至今已累計上漲超過160%,但最近幾周股價維持震蕩,未能突破6月創下的歷史高點,因為市場正在重新評估在AI概念上的一些投資。
在第三季度,包含科技巨頭亞馬遜和特斯拉在內的信息技術板塊和可選消費板塊成為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差的兩個板塊。在最近的拋售潮中,英偉達股價一度較歷史高點回落了35%,截至上周五收盤,仍比高位低了8%。SLC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Dec Mullarkey表示,“市場在一些極端的AI投資押注上確實出現了轉變和清醒。如果這些押注沒有完全達到預期,便可能導致相當大的修正和連鎖反應。”
盡管存在這些擔憂,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谷歌、微軟、meta、亞馬遜等公司在AI領域的支出競賽正在減弱。因此,許多分析師預計英偉達本季度仍將交出強勁的業績。然而,也存在一些潛在障礙,英偉達下一代的GPU——Blackwell芯片的推出因臺積電的制造問題而推遲。瑞銀分析師團隊報告指出,首批Blackwell芯片最多大概延遲4至6周出貨(即推遲到2025年1月底)。
在上一次財報電話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曾表示,他預計Blackwell今年將為公司貢獻“大量”收入。因此,在本次財報中,Blackwell芯片延遲上市的影響將會受到特別關注,可能會對公司驚人的增長故事造成打擊。不過,匯豐分析師表示,他們不覺得Blackwell芯片的延遲會對英偉達2025年和2026年的盈利構成“任何實質性的下行”風險。他們對即將發布的財報持樂觀態度,預計收入將再次超出預期,達到300億美元。
花旗分析師表示,投資者還將關注公司現有Hopper芯片的需求,這或許會抵消Blackwell延遲帶來的影響。先前,幾家科技巨頭的財報表明,他們的資本支出還在上升,這些資金可能部分流向了英偉達。
谷歌稱其季度資本支出達到了130億美元,meta、微軟和亞馬遜也同樣表示,他們計劃繼續大力投資AI。但扎克伯格、皮查伊也都承認,AI的熱潮有可能已經導致了過度投資。TechInsights副董事長G Dan Hutcheson表示,“當人們開始審視并問道‘這些云服務巨頭能獲利嗎’時,他們就必須合理化他們所做的事情。”但他補充道,他覺得投資者仍應繼續持有英偉達,特別是在經濟狀況良好,宏觀面上商業利率將要下降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