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2日消息,近期,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不動產金融研究中心聯合多家機構,針對中國不動產市場趨勢發起了一項深入調查。該調查旨在剖析2024年下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及預期,涵蓋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專業機構的深度反饋。
宏觀層面,多數受訪者預計2024年下半年宏觀經濟調整壓力將持續,房地產市場企穩仍需時日。近七成房企和半數金融機構認為宏觀經濟走向不容樂觀,相較于上半年,這一悲觀情緒有所加劇。尤其是房企,其宏觀經濟預期的變化尤為明顯,從上半年的樂觀轉向當前的悲觀。
據ITBEAR了解,房地產市場整體仍處于深度調整階段,住宅銷售市場預期進一步走弱。盡管政策層面不斷推出利好,但受訪者普遍認為,2024年全國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跌幅將擴大,多數預計同比降幅在20%至30%之間。城市間的分化預期依然顯著,一線城市房價相對穩定,而二三線城市則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
在需求端政策方面,上半年最為有效的政策是降低購房門檻和成本,包括下調首付比例、降低貸款利率等。而供給端政策的有效性雖有所提升,但仍不及需求端。房企和金融機構對于供給端政策的期待有所不同,房企更傾向于存量住房收購政策,而金融機構則更關注土地政策的調整。
對于下半年的政策期待,受訪者普遍希望需求端政策能進一步加大力度,如提高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幅度、優化限購政策等。供給端方面,房企期待全面取消限價、放開容積率限制,而金融機構則更看重加大存量住房收購力度。
課題組基于調查結果提出,為加快房地產市場筑底企穩,需注重宏觀政策與行業調控的協調,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供給端政策應聚焦于加快保交房進度和優化存量住房收儲政策,而需求端政策則需進一步降低居民購房和交易成本。
在房企和金融機構的預期層面,調查發現房企對市場信心相對不足,超八成房企預計下半年銷售額持平或下降,而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延續謹慎態勢。不過,以大型央國企為主的房企拿地預期開始修復,顯示出一定的市場回暖跡象。
融資環境方面,盡管超八成受訪者預計房企融資難度不會繼續提升,但不同性質房企對融資成本的預期分化明顯,民企面臨較大融資壓力。此外,房地產項目融資白名單措施的效果尚不顯著,需加強針對性和落地速度。
金融機構方面,超八成受訪者預計下半年不動產投資總額不會增加,顯示出投資不動產的猶豫態度。不過,公募REITs成為關注的焦點,超六成受訪者預計其將成為下半年最重要的不動產投資類型。
課題組最后建議,為加快房地產市場風險出清,需解決保交房問題,推動市場風險釋放。同時,應強化針對性政策落地,切實解決民營房企融資難題,并鼓勵多元參與者共建不動產全生命周期良性循環,以重煥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