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4日消息,蘋果CEO庫克多次強調,對于蘋果的供應鏈而言,中國的重要性無可替代。他的頻繁“中國行”以及與“果鏈巨頭”的互動,無疑彰顯了這一立場。庫克在今年3月的訪問中再次重申了這一點,而蘋果公司COO杰夫·威廉姆斯隨后的中國之行也進一步強調了中國果鏈的價值。
隨著蘋果新品發布的推動和果鏈企業自身的轉型努力,果鏈巨頭們似乎正逐漸走出過去的困境。今年上半年,立訊精密和藍思科技等企業的業績表現均呈現出“增收又增利”的良好態勢,歌爾股份的利潤端也有顯著改善。這一系列積極信號不僅修復了果鏈企業的估值,也標志著它們轉型初見成效。
據ITBEAR了解,果鏈企業此次集體回血,既得益于行業周期的回暖,也離不開它們自身的努力自救。消費電子下游需求的復蘇為整個行業帶來了久違的反彈,而果鏈企業通過垂直一體化布局和高價值業務的拓展,也順勢提升了營收與利潤表現。例如,藍思科技通過收購和切入新領域,實現了手機組裝業務的快速增長。同時,果鏈企業還在跟隨蘋果外遷的動作,與其進行更深層次的綁定,以延續合作關系。
然而,短暫的回血并不意味著果鏈企業已經完全擺脫了危機。蘋果依舊是這些企業的主要客戶之一,而對大客戶的依賴導致議價能力降低,營收與利潤增長難以回到過去的暴利時代。這也促使果鏈企業開始尋求副業生意,通過內生外延的方式拓展新領域。
立訊精密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通過一系列收購和內部孵化,逐步形成了包括汽車線束、連接器等多個品類的產品布局。然而,盡管果鏈企業在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時具備軟硬結合、快速量產等優勢,但這些優勢如何轉化為實際增長還有待時間驗證。目前,果鏈企業的副業還難以成為主業,所貢獻的營收對整體業績增長有限。
果鏈企業的轉型之路才剛剛開始,它們正在尋求從分工鏈到價值鏈的躍升。通過更明確的身份認知、多元產品布局和激進的生態擴充,果鏈企業希望擺脫代工的宿命,成為真正價值鏈上的話事人。然而,供應鏈形態的迭代漫長且復雜,果鏈企業需要長期的耐心與投入,才能實現這一理想。
關鍵詞:#蘋果#、#果鏈企業#、#轉型#、#副業生意#、#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