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8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七年前Intel曾有機會以10億美元收購OpenAI 15%的股權,然而當時的CEO鮑勃·斯旺(Bob Swan)未將這一談判推向深入。若當年Intel能果斷出手,其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軌跡或許將截然不同。
據了解,OpenAI曾對這筆潛在的投資表現出濃厚興趣,寄望通過與Intel的結盟,減少對英偉達芯片的依賴,并逐步構建起自有的基礎設施。遺憾的是,Intel數據中心部門對此表示反對,他們拒絕以成本價格提供相關產品,最終導致交易告吹。
現如今,隨著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靡全球,其估值已激增至驚人的800億美元。

反觀Intel,近期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市值暴跌超過25%,創下自1974年以來的最差單日表現,市值更是首次跌破1000億美元的重要關口。
在AI芯片領域,英偉達和AMD均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英偉達專注于為構建、訓練及運行大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提供必要的AI芯片,其市值已高達2.6萬億美元。而AMD的市值也攀升至2180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Intel在AI領域的失利,歸咎于其缺乏統一的產品戰略。盡管該公司曾試圖通過收購初創企業和大型本土企業來加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但迄今為止,其在這一市場上的影響力仍然有限。
據ITBEAR了解,當前的市場環境下,Intel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在AI領域迎頭趕上,將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