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2日消息,近日,一份關于國際專利申請情況的報告引發了廣泛關注。據該報告顯示,中國在注冊新專利方面的表現尤為搶眼,已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自2022年以來,幾乎每兩個國際專利申請中就有一個源自中國,這一數據無疑彰顯了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強勁實力。
報告進一步指出,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崛起可謂“近代經濟史上前所未有”。自本世紀初以來,中國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科學和創新體系,與此同時,研究人員數量也呈現出顯著增長。此外,為了推動工業戰略規劃,北京在2018年至2020年間投入了大量資金,相當于1.6萬億歐元,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除了在傳統科技領域的突破,中國在制藥和生物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目前,中國在相關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已與美國持平,顯示出中國在這些高科技產業中的競爭力日益增強。
報告還對不同地區的專利申請特點進行了分析。在德國,汽車和運輸行業是專利申請的主要來源,占據了近1/10的申請量。而在中國和美國,計算機技術則成為專利申請的熱點領域。日本和韓國在電子和能源生產方面的創新表現尤為突出。
當將國際專利申請總量與各國人口相聯系時,排名情況發生了變化。以每百萬居民擁有的專利申請量來計算,韓國成為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2022年每百萬居民擁有4937件專利。相比之下,德國為1827件,而中國雖然總量領先,但按人口比例計算則為1170件。盡管如此,報告仍認為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追上來了”,并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