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1日消息,大眾汽車集團在華深化轉型,依托本土研發力量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競爭力。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席技術官、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首席執行官吳博銳在安徽合肥舉辦的世界制造業大會上發表演講,強調了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向智能網聯汽車新時代轉型的決心和策略。吳博銳表示,VCTC以及位于合肥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心將成為這一轉型的關鍵驅動力。
據ITBEAR了解,大眾汽車集團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預計到2030年,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將達到驚人的2800萬輛,且在2023至2030年期間,該市場將以每年15%的增長率持續蓬勃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大眾汽車集團認識到本土化研發能力和快速響應市場的重要性。

為此,大眾汽車集團在華成立了研發核心——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這也是該集團在德國總部以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VCTC正全力開發“在中國,為中國”的純電智能網聯汽車平臺——CMP,該平臺開發周期僅為34個月,計劃于2026年推出4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新車型。
吳博銳強調,VCTC的成立不僅提升了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決策效率和產品研發能力,更得益于與本土伙伴如小鵬汽車的深度合作。這種合作模式確保了“德國大眾基因與100%中國制造”在研發流程中的完美融合,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智能網聯技術和成本競爭力。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在2024年持續深化,雙方合作范圍從兩款B級電動車擴展至大眾新的CMP平臺,并共同開發基于MEB平臺的國產大眾汽車品牌車型的電子電氣架構。這一架構被命名為“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預計將大幅提升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新車型的智能化水平。
在成本控制方面,吳博銳透露,通過充分利用包括動力電池在內的本地研發資源,CMP與CEA的結合有望降低高達40%的開發成本。這將使大眾汽車集團在成本控制方面與本土市場領導者并駕齊驅,以更快的速度在智能科技領域獲得競爭優勢。
盡管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面臨著轉型挑戰,但其在中國市場的舉措和吳博銳的發言無疑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仍將是大眾汽車集團實現轉型和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加強本土研發和創新合作,大眾汽車集團正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以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大眾汽車集團# #智能網聯汽車# #中國市場# #本土化研發# #小鵬汽車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