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隨著企業IPO準入門檻的進一步嚴格,部分企業因獨立性不足問題而面臨挑戰,市場對企業是否具備獨立經營能力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據立方輿情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在撤回IPO申請的330家企業中,有117家企業的問題涉及到獨立性,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分拆上市、業務依賴以及關聯交易等方面。
今年以來,受政策環境變動和企業自身經營狀況影響,擬IPO企業的分拆上市進程遭遇了更多的阻礙,監管機構和企業對于分拆上市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審慎。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今年已有25家上市公司終止了分拆上市計劃,其中10家作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主動撤回了IPO申請,這些撤回申請的企業包括6家創業板企業、3家科創板企業和1家北交所企業。立方輿情通在梳理這些企業的問詢函后發現,企業經營獨立性問題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以背靠彩電巨頭海信視像的信芯微為例,該企業曾因獨立性問題受到媒體質疑,信芯微與其大股東海信視像在董事、監事任職上存在交叉,這與《上市公司分拆規則(試行)》中的相關規定不符。
據ITBEAR了解,分拆上市的企業若涉及同業競爭現象,也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獨立性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寶武碳業在分拆上市過程中,就因涉及同業競爭等問題被深交所多次問詢。作為寶鋼股份的母公司,寶武鋼鐵控制的太鋼集團子公司山西鋼科與寶武碳業均從事碳基新材料業務,兩者業務的相似性引起了深交所的質疑,擔心是否構成同業競爭。此外,寶武碳業還因與其關聯方寶武鋼鐵等的關聯采購金額逐年上升,被媒體質疑其經營獨立性。
業務依賴問題同樣是企業IPO過程中的一大關注點,這背后反映出監管部門對企業獨立性、關聯關系等多方面的考量。立方輿情通統計顯示,截至7月底,在撤回IPO申請的330家企業中,有81家企業涉及業務依賴問題。其中,7家企業涉及供應商依賴,9家企業涉及產品依賴,而有72家企業涉及大客戶依賴,部分企業甚至同時涉及多個問題。大客戶作為企業最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之一,雖然能為企業帶來穩定的供需關系,但過度依賴大客戶也會導致企業獨立性缺失,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例如,力玄運動作為迪卡儂的供應商,在4月5日向上交所遞交了撤回申請文件,其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超過八成。

除了大客戶依賴,業務區域的集中也是業務依賴的一種體現。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6家企業涉及業務區域集中問題,主要包括依賴境外銷售和集中于某些具體省市等情況。例如,公元新能的主要客戶集中在南美、北美、歐洲等地區,其報告期內境外銷售占比均超過90%,因此被北交所多次問詢境外銷售收入的真實性問題。
在企業日常經營中,與關聯方發生交易能夠有效節約成本、建立長期合作,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經營獨立性和財務真實性。數據顯示,在撤回IPO申請的330家企業中,有49家企業涉及關聯交易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聚焦在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公允性、真實性以及關聯交易占比過高等方面。例如,尚水智能曾因其與股東比亞迪的關聯交易占比較高而受到媒體廣泛關注。報告期內,尚水智能對比亞迪及其子公司的銷售金額占比較高。同樣涉及關聯交易問題的還有臨工重機,該公司因與中租益聯的關聯交易被上交所問詢,主要涉及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公允性、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代墊成本費用或利益輸送的問題。
文豐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奇慧表示:“針對關聯交易,企業除了要做到合法合規,還應該積極打造完整產業鏈,形成自身的‘造血系統’,才能獲得企業獨立經營和持續經營的能力。”這一觀點強調了企業在追求IPO過程中,保持經營獨立性和財務真實性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