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8日消息,標題:西藏多措并舉推動外貿發展新動能,綜保區、口岸與智慧海關齊頭并進
新華社拉薩8月27日電(記者 劉洲鵬、魏冠宇)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指引下,西藏自治區正不斷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強化政策協同,積極打造貿易強國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體系,加速內外貿一體化改革進程,并積極應對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從綜合保稅區到活力口岸,再到智慧海關,西藏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為企業帶來諸多便利,有力推動了雪域高原外貿的快速發展。
據ITBEAR了解,位于拉薩市西郊的綜合保稅區,上千輛新能源汽車排列整齊,準備運出綜保區,總價值約1.8億元,標志著“新三樣”對尼泊爾出口的新突破。拉薩綜合保稅區緊鄰青藏鐵路拉薩貨運樞紐,是西藏服務“一帶一路”、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載體。2022年通過國家驗收后,該綜保區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1至7月,拉薩綜保區完成貿易額11.66億元,同比增長223.2%。得益于綜保區的通關便利政策和“一票多車”報關模式,企業注冊落地時間大幅縮短,從一周縮短至1天,極大提升了運營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
新能源汽車正被送入拉薩綜合保稅區(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洲鵬 攝
活力口岸同樣為西藏外貿發展注入新動力。2023年,樟木、吉隆、普蘭口岸恢復雙向貨物通關和人員往來后,西藏外貿進出口總額持續攀升。位于日喀則市仲巴縣的里孜口岸,海拔4772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口岸。正式通關后,新建的邊貿市場吸引了眾多尼泊爾商人,商品琳瑯滿目,貿易環境更加舒適,流程更加規范。
3月22日,在里孜口岸的邊貿市場內,尼泊爾籍商人加央正在整理商品。新華社記者 李華 攝
智慧海關的建設也為西藏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日喀則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國際陸地港出口貨物查驗場,通過“海關嗅探機器人”查驗封箱后,貨物可實現全程在途監管,到達口岸后直接“無感通關”,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近年來,西藏海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雪域高原特色產品走向世界。
拉薩海關工作人員對出口貨物進行查驗(1月25日攝)。(拉薩海關供圖)一批昌都冷凍虎掌菌、冷凍松茸在拉薩海關所屬八廓海關的幫助下成功出口韓國,標志著西藏特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與2017年相比,2023年自治區內海關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壓縮50%以上,為西藏外貿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