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0日消息,價格戰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影響正逐漸顯現,2024年上半年財報數據揭示了這一趨勢。在30家上市車企中,凈利潤總和僅為377億元,凸顯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尤為突出,成為影響車企發展的關鍵因素。比亞迪憑借卓越的業績脫穎而出,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長28.46%,市場占有率高達32.6%,穩居銷量冠軍寶座。同時,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凈利潤漲幅分別達到了驚人的575%和419.99%。
據ITBEAR了解,上汽、北汽、廣汽等傳統車企則面臨較大壓力,營收和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其中,上汽集團雖然仍位居國企第一,但營收和凈利潤分別下降12.43%和6.45%,顯示出轉型過程中的陣痛。
新勢力車企方面,賽力斯成功扭虧為盈,成為最大贏家。然而,理想汽車卻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凈利潤同比下降47.4%。盡管新勢力車企銷量持續攀升,但普遍面臨利潤困境,零跑、小鵬、極氪、蔚來等車企的凈利潤甚至為負。

業內人士指出,“卷”是行業發展中的必然現象。產能過剩、供大于求以及企業間的激烈競爭共同推動了這一趨勢。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車企不惜采取虧本銷售等策略。然而,長期的價格戰對企業而言并非可持續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車企在研發投入上的開支不斷增加。新勢力車企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普遍超過10%,并呈現同比增長態勢。比亞迪等傳統車企也在加大研發力度,以期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雖然短期內面臨諸多挑戰,但長期來看,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將推動市場走向更加健康的發展軌道。在這場優勝劣汰的競爭中,哪些車企能夠脫穎而出,仍需拭目以待。
#中國汽車市場# #價格戰# #新能源競爭# #車企財報# #產業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