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3日消息,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
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不僅體現在規模的擴大,更在于其創新模式和高效監管。海關總署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應用跨境電商進出口監管系統,著力提升通關效率,確保商品既能快速通關,又能有效監管。這一系列的創新舉措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廣州海關行郵監管處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7個月,廣州跨境電商進口貨值達162.2億元,同比增長6.7%,涉及消費者2370余萬人次。進口主流電商平臺占比不斷提升,商品種類仍以消費品為主。隨著“中國制造”的崛起,國產潮流服裝、服飾箱包等“快時尚”零售商品廣受海外消費者青睞。
跨境電商出口也面臨著退貨難的問題,但廣州海關通過創新政策,允許企業在綜合保稅區倉庫內一站式完成拆包、分揀、上架、存儲、復運出口等業務,降低了企業在境外設置退貨倉的成本,進一步完善了跨境電商出口產業鏈。這一舉措不僅為企業節約了管理和物流成本,還推動了集拼出口商品物流管理成本降低30%。

依托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退貨政策,廣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跨境電商出口集拼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前7個月,共配送包裹近5000萬個,相關企業節約國際物流運輸費用近12.5億元。自該模式落地以來,已吸引多個跨境電商出口龍頭企業入區開展相關業務,進出貨值超200億元,同比增長近5倍。
在山東,跨境電商也迎來了“夏日經濟”的火熱。烈日炎炎下,“夏日產品”成為國外消費者搶購的熱門商品。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夏季,國外消費者紛紛搶購“中國造”,跨境電商出口包裹量明顯增加。各大電商平臺夏日商品銷售火爆,平均日發貨量接近10萬單。
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駐芝罘辦事處不斷優化操作流程,引入智能卡口電子關鎖等科技設備,實現海關、場所運營方、港口三方的數據互聯,全面提升物流時效。2024年前7個月,青島海關共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9700多萬票,同比增長26%。
在浙江,跨境電商同樣表現出色。杭州海關的數據顯示,1至7月,浙江體育用品出口185億元,同比增長26.9%,高于浙江出口平均增速19個百分點。隨著歐洲杯、奧運會等國際賽事的舉辦,義烏體育用品出口迎來“大年”,出口額同比增長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