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0日消息,蘋果新機iPhone16系列遭遇市場冷遇,口碑與銷量雙雙下滑,一改往年粉絲排隊搶購、黃牛加價倒賣的盛況。今年,不僅黃牛對iPhone16系列失去興趣,消費者也普遍反映新機存在諸多缺點,導致銷量與預期大相徑庭。

據ITBEAR了解,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透露,iPhone16系列首周預售量較上一代產品降低了約12%,這一數字遠低于蘋果和第三方市場的預期。為了挽救頹勢,蘋果甚至提前開啟了內部員工折扣價購買新品的渠道,這一舉措在以往并不常見,顯示出蘋果內部對銷量下滑的擔憂。
消費者對iPhone16系列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首先,盡管國行版標注支持45W有線充電,但實際測試中發現充電功率穩定在27W,存在虛標現象;其次,標準版新增了拍照快捷按鍵,卻未配備潛望式長焦鏡頭,拍照效果令人失望;再者,標準版和Plus版屏幕刷新率僅為60Hz,而國產百元機已普遍標配高刷新率屏幕;最后,iPhone16系列主打的功能在國行版中并未支持,導致中國用戶花費更高價格卻無法享受相同功能。

此次iPhone16系列的失利并非孤例,去年發布的iPhone15系列同樣遭遇市場冷遇。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品牌如華為、小米等不斷創新,逐漸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今年618期間,iPhone15系列大幅降價仍未能提振銷量,而國產手機則憑借性價比和創新優勢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
隨著國產旗艦手機即將在下個月扎堆發布,包括備受期待的華為Mate70系列,國產品牌的創新力度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在此背景下,蘋果若不能及時調整策略、回應消費者關切,恐怕將面臨更大的市場挑戰。
總的來說,iPhone16系列的銷量與口碑下滑反映出蘋果在產品創新和市場競爭方面的不足。未來,蘋果需要更加關注消費者需求,提升產品性價比和創新力,以重振市場地位。
#蘋果# #iPhone16系列# #銷量下滑# #口碑不佳# #國產手機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