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日消息,近日,蘋果公司的“蘋果稅”政策成為了全球范圍內的熱議話題。該政策指的是蘋果對于在其App Store內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所收取的抽傭費用。在中國市場,這一抽傭比例高達30%,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據ITBEAR了解,蘋果在中國對App內購買的標準企業稅率為30%,而對小型企業則給予了一定的優惠,稅率為15%。然而,有開發者指出,國內互聯網應用的年收入很容易就超過100萬美元,因此大多數開發者都必須接受30%的抽傭標準。這一比例遠高于蘋果在其他地區的抽傭比例,如美國地區的27%和12%,歐洲地區的17%(加新業務條款)或10%(加App Store費用處理),以及韓國地區的26%(使用APP內其它費用處理方式)。
蘋果稅的高額收入也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據Sensor tower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蘋果通過“蘋果稅”在全球范圍內收入了約223.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08億元),其中在中國市場的收入更是超過了400億元。這一數字顯示了蘋果稅對于蘋果公司而言的巨大商業價值。
然而,蘋果稅政策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全球范圍內的開發者和企業紛紛表達了對這一政策的不滿,并嘗試通過各種方式來挑戰它。歐盟、美國等地區已經開始對蘋果稅展開調查,并考慮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限制其影響力。這些舉措無疑給蘋果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引發了市場對于未來蘋果稅政策走向的猜測。
總的來說,蘋果稅政策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其高額的抽傭比例以及對于不同地區的差異化政策都成為了市場熱議的焦點。隨著全球范圍內對于蘋果稅的挑戰日益增多,未來這一政策是否會做出調整,仍有待市場的進一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