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
導語:近段時間,螞蟻集團即將上市成為熱點,馬云,那個中國首富又再一次地回到了人們視線中。現在中國的富豪分為二種,一種是明面上的,一種是明面下的。明面上的指的是上市集團,如馬云的阿里巴巴,馬化騰的騰訊,王健林的萬達集團。
明面下的指的是一些沒上市卻很有實力的集團,如宗慶后的娃哈哈,雷軍的小米集團,任正非的華為集團,還有一個就是小編要給大家講解的黃楚龍的星河集團。
地產大亨—黃楚龍
黃楚龍是星河集團的控股人,其星河集團是深圳最大的房地產集團。而且黃楚龍的星河集團還是中國商業產地的領跑者。在05年是國內最早之一踏入商業產地的領域。在中國擁有多休閑購物中心家星河COCOPark、COCOCity。
甚至在全球也擁有超過140家的家居品牌的國際高端家居購物中心星河第三空間。星河集團從12年開始連續蟬聯四年登上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從中更加體現出星河集團強健的實力與充滿著無限發展潛力。
干房地產的都知道,想要成為地產大佬,你首先就要錢多或者土地儲備多,根據數據不完全調查,星河集團擁有的土地儲備超過1000萬平方米。也就是相當于23個天安門廣場那樣大。
在15年,又榮獲了中國藍籌地產獎項榜單。黃楚龍靠著其眼光毒辣,用自己的資金,在聚焦核心地段,搞重點突破,尤其在深圳福田區,黃楚龍的星河集團擁有的土地儲備僅次于其香港首富李嘉誠。可見黃楚龍強大之處。在當地也都流行著星河所到之處,必為中心的說法。
白手起家—黃楚龍
黃楚龍是在廣東普寧市東浦村人。年輕的時候便走出家鄉來到深圳開始闖到。因為干過泥瓦匠,所以就從建筑工人開始一步一步做起。那時候深圳還未開發,況且那時候工資也低,勉強夠吃飽飯。為了節省支出,甚至還在橋洞底下住過,之后又干過包工頭。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深圳也慢慢開始起步,那個時候,黃楚龍靠著包工頭也賺了些錢,靠著這些錢,抓住創業機遇,開始帶著一些兄弟,自己單干,慢慢涉足地產業。那個時候的黃楚龍是有多少錢,就干多少錢的。
黃楚龍跟別的富豪不一樣之處,銀行負債要比其他富豪要少,公司近千億資金都是凈資產。隨著深圳經濟的發展,黃楚龍越來越有看中了房地產行業,便開始學著建造一些小規模的產業。
賺了第一筆錢后,開始越做越大,靠著自己獨特的眼光,開始買地,用手里不多的錢,買下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地,在98年創辦了星河公司,也一躍成為深圳房地產行業的佼佼者。因為為人處事的名聲好,為公司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公司也涉及各個領域,
在12年入榜《中國福布斯富豪榜》,其身價達到35.9億。16年星河集團更名星河控股集團,成為了國內大型綜合性投資公司。黃楚龍更是在今年以身價580億財富位列《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71位。
佛性企業家—黃楚龍
為何說他是佛性企業家呢?因為佛法的根本目標即解救眾生之苦,度之安樂彼岸,而你作為一個企業家,擁有很多的員工,根本原因就是你過去前世種下的因果。有因才有果。所以這些企業家也明白自己只有在今生繼續行善,來生才能有福報可享。
行善事也成為了眾多企業家必做的事之一。所以黃楚龍也明白這個道理,早在03年,他就向深圳紅十字會捐贈了價值千萬的豪宅。又在14年,向華中師范大學及其附屬學校合計捐款了將近400萬。黃楚龍集團也先后援助麗江少數民族孤兒學校,甘肅玉樹孤兒學校等等。
黃楚龍與其集團積極的投身教育與慈善事業,到目前為止,黃楚龍累計向宗教與教育事業捐款超過15億。而且黃楚龍也不忘本,積極的投身自己家鄉的建設,為村民修路,建房,為家鄉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還當選了普寧商戶會長。
在當初自己兒子結婚時,黃楚龍特意用專車把自己老家的村民接來,包吃包住,甚至也不收取村民的紅包,反而給村民一人五百塊錢的紅包。
隱形富豪—黃楚龍
黃楚龍早年為了自己孩子方便以后出國留學便移民了加拿大,但卻不在加拿大生活過,也沒在加拿大進行過投資。而且移民加拿大的還有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的蔡崇信,甚至明星謝霆鋒,趙又廷,吳亦凡等也都移民加拿大。
正是靠著加拿大富豪榜的排名讓我們知道了黃楚龍這個隱形富豪。他的公司價值千億,涉及四大領域:地產,金融,產業置業,但卻至今還沒上市,不上市的說法也眾說紛紜。
第一的原因是因為黃楚龍的業內口碑好,在深圳很多人都是沖著其集團口碑去買房的;第二就是黃楚龍有著獨特的眼光,在地產也搶占了先機,不斷壯大了集團原始資金。第三就是不差錢,跟著任正非的華為公司,貴州的老干媽公司一樣,黃楚龍集團有著充足的流動資金,不用靠上市也能獲得更多的資金,只想著實打實的干。
但是現在黃楚龍漸漸退居二線,黃楚龍的其中一個兒子黃德林現任星河集團副總裁,而且黃德林也是黃楚龍最為器重的兒子。至于以后星河集團上不上市就看之后集團發展的空間與領導人的帶領集團的走向了。
結語:黃楚龍一個深圳神秘的隱形富豪,為人低調,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但是在其地產圈子都知道有這么一個人,黃楚龍一生都奉獻在公司與慈善事業上。他的口頭禪:你不好,我好個鬼。常常掛在嘴邊。他說:做生意也要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能一家獨大,要做到合作共贏,有錢大家一起賺才行。他對他的集團有著要做500年,不做500強的偉大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