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南翔發表觀點,指出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正逐步走出低谷,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國內晶圓廠的建設熱潮和國產半導體設備在內資晶圓廠中份額的提升,共同推動了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繁榮。
據市場第三方數據顯示,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預計在2024年將增長35%,規模有望超過1100億元。其中,晶圓切割機市場尤其引人注目,中國市場總額已達20億美元,并預計在2027年增至35億美元。
科卓半導體總經理王付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是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的重要發展機遇期。科卓半導體自2016年成立以來,專注于半導體先進封測設備的研發與制造,產品包括晶圓切割機、貼片機及檢測設備等。
王付國透露,早在2017年,科卓半導體便啟動了半導體制造設備的研發項目,選擇晶圓切割機作為切入點,主要基于國內市場的巨大空間。經過近十年的技術迭代,科卓半導體的晶圓切割設備切割精度已達到2微米以內。
博覽會上,科卓半導體展示了多臺12英寸/8英寸全自動雙軸晶圓切割機,這些設備具備穩定性強、性價比高、交付周期短等特點,能滿足傳統封裝和先進封裝工藝的需求。科卓半導體已與國內近20家頭部半導體封裝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
陳南翔理事長在博覽會上還提到,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正在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自主可控正在堅實落地,國產化進程加速。與此同時,華虹公司、北方華創、華潤微、裕太微等半導體產業鏈企業也紛紛亮相博覽會,展示了其在半導體領域的最新成果。
凈利潤方面,華虹公司、北方華創、裕太微等企業的業績表現回暖跡象明顯,這得益于行業景氣度回升和市場需求提升。王付國認為,半導體庫存周期大概三年一輪,隨著當前全球庫存的消化,部分子行業已經提前進入補庫階段,價格逐漸開始上行。
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和先進封裝技術的應用,也為半導體設備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新產能的擴張,對半導體設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