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經歷了一場顯著的波動。在一周的交易時間內,三大指數、創業板、科創板以及北證指數均遭遇了超過3%的大幅下跌,成交量也呈現出明顯的縮減趨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四周五兩天,市場上超過4000只股票出現下跌,市場情緒趨于悲觀。
外部因素方面,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后,特朗普的“強財政”政策預期導致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元指數也隨之走強。這一變化促使部分外資回流美國,對A股市場形成了不小的壓力。同時,特朗普當選后,市場對于我國出口前景的擔憂再度加劇,進一步增加了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
內部因素也不容忽視。近期,市場呈現出“強預期,弱現實”的特點,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和通脹、金融數據均顯示出經濟疲軟的跡象。政策發布進入空窗期,監管層也發出了降溫信號,導致市場做多情緒受挫。
面對這一形勢,投資者開始尋求更為穩健的投資策略。滬深300指數作為能夠代表整體A股走勢的寬基指數,成為了不少投資者的選擇。該指數風險分散,不易受個別事件影響,且隨著中國市場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受到外資的青睞。其中,滬深300ETF指數(561930)因其費用低廉和定期分紅機制,更是備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