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揭曉了其最新季度財報,阿里云業務表現出色,季度收入達到296.1億元,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11.5%,連續四個季度增速攀升。在利潤方面,阿里云經調整EBITA利潤為26.6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9%,超出市場預期。

財報指出,阿里云的整體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共云業務的強勁表現,特別是AI相關產品的廣泛采用。AI產品收入已連續五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阿里云將繼續加大在客戶增長和技術研發上的投入,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方面,旨在提升AI在云計算中的滲透率,并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
本季度,阿里云發布了通義千問新一代開源模型Qwen2.5,其性能超越了Llama 405B,成為全球開源大模型的新王者。截至9月,Qwen的開源模型下載量已超過4000萬,衍生模型數量達到7.43萬,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成式語言模型族群。
在價格方面,阿里云百煉平臺上的三款通義千問主力模型再次降價,其中Qwen-Turbo價格直降85%,Qwen-Plus和Qwen-Max也分別降價80%和50%。降價后,Qwen-Plus的性價比達到業界最高水平。
在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阿里云在9月的云棲大會上展示了全新的AI Infra系列產品和能力。包括推出最大支持單機16卡的磐久AI服務器、數據吞吐量達20TB/s的CPFS文件存儲,以及高性能網絡架構HPN7.0。阿里云還首次在平臺層推出GPU容器算力,并實現了萬卡級別的訓練推理一體化彈性調度。
阿里云政企業務在過去一年取得了顯著進展,發布了飛天企業版智算版和百煉專屬版2.0,以滿足政企客戶“云+AI”協同發展需求。阿里云深度參與了數字重慶建設,協助打造了“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系統,并服務于超過1000家大型政企客戶,包括部委、城市大腦、央國企等。
AI熱潮也帶動了AI計算、大數據、存儲、數據庫等需求,企業用云深度進一步提升。阿里云與多個行業領軍企業合作,提供大數據產品和云上數據湖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數據處理性能和效率。例如,小紅書基于阿里云構建了亞洲最大的云上數據湖,海爾智家也構建了全新數據平臺底座。
隨著AI技術逐步深入物理世界,大規模智能算力需求爆發。阿里云與小鵬汽車、OPPO等企業合作,建設自動駕駛智算中心和接入通義大模型,帶動了更多云上資源的消耗。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個地域設立了85個可用區,是中國最大、亞太第一的云服務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