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股市的回暖,投資者的加杠桿熱情顯著升溫。據最新數據,截至11月12日,滬深北三市的融資融券余額已達到18462.35億元,這一數字連續七個交易日持續攀升,融資余額更是逼近2015年的歷史高峰,創下九年多來的新高。

在這波行情中,不僅場內杠桿資金飆升,場外配資也有所抬頭。不少投資者反映,近期在社交平臺上頻繁收到配資廣告,甚至提供高達10倍的股票配資杠桿。然而,業內人士紛紛提醒投資者,場外配資風險極高,需謹慎對待。
自9月24日以來,A股的兩融余額從1.37萬億元迅速增長至1.85萬億元,顯示出投資者對市場的強烈信心。在這波增長中,融資資金的加倉方向也出現了明顯的輪動逆轉,從半導體、軟件開發等熱門板塊轉向電力、消費電子等低位板塊。
上證指數日K線圖
從行業角度來看,申萬所屬的31個行業融資余額全部呈現增加態勢,其中電子行業融資余額增加最多,達到277.62億元。非銀金融、計算機、國防軍工、電力設備和機械設備等行業的融資余額也有顯著增長。
場外配資的抬頭引起了券商和監管機構的廣泛關注。多家券商已經開展投資者教育工作,提醒投資者場外配資的風險。銀河證券表示,場外配資平臺往往不具備經營證券業務的資質,有的甚至涉嫌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因此,投資者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遠離場外配資。
高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立瓊指出,配資屬于高杠桿工具,法律法規禁止變相從事證券經紀業務。場外配資行為不僅無效,還可能構成違法犯罪。因此,投資者應堅決抵制場外配資的誘惑,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表示,場外杠桿配資存在較大風險,包括高杠桿風險、賬戶安全性風險和資金鏈斷裂風險等。投資者在進行杠桿炒股前,應充分了解市場情況,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選擇合適的杠桿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