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揭曉了10月份的官方PMI指數,數據顯示出中國經濟正穩步復蘇的態勢。制造業PMI為50.1%,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改善幅度超過過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同時,非制造業PMI也呈現出回暖趨勢,達到50.2%,較上月微升0.2個百分點。
從具體分項來看,制造業PMI的回升主要得益于生產指數的顯著增長,該指數達到52.0%,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成為此次回升的主要動力。新訂單指數也小幅回升至50.0%,顯示出市場需求正在逐步改善。供需指數雙雙回升,或意味著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與存量政策效應正在顯現。
制造業PMI的季節性回升特征明顯,主要分項指數均有回暖。特別是生產指數的貢獻度最高,顯示出政策對社會信心和預期的提振效果。與此同時,非制造業PMI的季節性特征也較為明顯,但整體走勢與制造業保持一致。
盡管制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但生產強于需求的結構仍未改變。在國內政策引導下,存款利率和LPR相繼下調,但需求的復蘇仍需政策的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PMI持續回升,而小型企業PMI則有所回落,主要受到外需走弱的影響。
不過,針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有望緩解其融資難問題,進一步改善其景氣度。隨著政策的深入實施,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作為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PMI的改善反映出政策效果的初步顯現。對于投資者而言,A50ETF基金和A500ETF基金或成為分享經濟復蘇成果的有效工具。A50ETF基金跟蹤A股寬基龍頭的A50指數,有望優先受益于經濟復蘇和政策階段性成果;而A500ETF基金則跟蹤A股表征程度較高的A500指數,具備長期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