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行業的悠長發展歷程中,上汽大眾無疑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自其誕生以來,不僅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鏈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蛻變,更在中外車企合資合作領域樹立了典范。
早在21世紀初,中國便以前瞻性的視野,開始布局新能源車領域。從“863計劃”的提出,到“十城千輛”新能源車推廣計劃的實施,中國在新能源車產業的頂層設計上,相較于國外企業單純的技術布局,展現出了更為宏大的戰略考量。而上汽大眾,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敏銳地捕捉到了市場趨勢,開啟了自身的轉型之路。
2014年,隨著特斯拉Model S的火爆登場,新能源車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上汽大眾迅速響應,于2015年啟動了安亭生產基地的現代化改造計劃,旨在將其打造成為集管理、智能制造、研發創新于一體的綜合性總部園區。為此,上汽大眾與安亭鎮攜手合作,通過新建MEB工廠、同步生產燃油車的方式,為新能源車的研發和生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
MEB工廠的建成,標志著上汽大眾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布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座采用了尖端智能化和數字化制造技術的工廠,每天有超過1400臺機器人在高效運轉,被譽為“黑燈工廠”。在這里,ID.4 X、ID.6 X、ID.3等一系列純電動車型應運而生,深受市場歡迎。上汽大眾ID系列車型銷量累計突破10萬輛,成為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中的佼佼者。
隨著智能電動戰略的深入實施,上汽大眾的新能源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從最初的引入大眾全球車型,到如今的中德技術合作,上汽大眾與大眾集團共同拿出了最強、最新的技術儲備,致力于打造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新能源車。這一轉變,不僅體現了上汽大眾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更展示了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
2023年,安亭鎮將“全力支持上汽大眾轉型”列為重點工作之一,進一步推動了大眾地塊資源的盤活、產品結構的調整以及奧迪新能源整車項目的落地。同年,上汽集團與奧迪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開發智能數字平臺,共同打造多款豪華智能電動新車。這一合作,不僅展現了奧迪在電動化戰略轉型中的前瞻視野和強大魄力,更為上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雙方的深度合作中,奧迪負責車輛的總體設計與性能調校,確保新車的高品質和駕駛體驗;而上汽集團則發揮其在智能網聯、智能駕駛及電氣化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為新車注入了前沿的智能化元素。這種技術與資源的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新車的競爭力,更為上汽大眾在合資2.0時代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上汽集團與大眾集團簽署了延長合資期限至2040年的協議。這一協議的簽署,不僅體現了大眾集團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更彰顯了雙方對中國汽車產業及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在未來的發展中,上汽大眾將繼續攜手大眾集團,共同推動產業升級和生態構建。
嘉定區與上汽大眾的聯合招商行動,正在積極引入大眾上下游核心供應商,不斷延伸符合新時代的汽車產業鏈。同時,嘉定區還搭建了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幫助本地優質零部件企業融入上汽大眾供應鏈體系,實現了供需訂單的“內循環”。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上汽大眾的產業鏈競爭力,更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中國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上汽大眾憑借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厚積淀和不斷創新的技術實力,持續保持著領先地位。同時,作為合資車企的典范,上汽大眾在中外合作中展現出的互信共贏精神,也為其他品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上汽大眾的40年歷程,是中國汽車行業從追趕到領先的生動寫照。在這個過程中,上汽大眾不僅培育了中國汽車產業鏈,更在中外車企合資合作領域樹立了典范。未來,上汽大眾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