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不同商品的保值率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以手機和新能源汽車為例,兩者的價值隨時間流逝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趨勢。
一款初始價格為3000元的手機,在三年后,其市場價值往往大幅縮水,僅能維持在1600元左右。這一貶值現象,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已經不足為奇。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轉向新能源汽車市場時,會發現一個更為驚人的事實。
以蔚來ES6為例,這款售價在33.8萬至39.6萬元之間的新能源汽車,三年后的保值率僅為56.31%。這意味著,一位車主若購買了一輛30萬的新能源汽車,三年后其車輛價值將縮水至大約16.9萬元。這一貶值幅度,遠超一般人的預期。

對比手機與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我們不難發現,兩者在貶值速度上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由背后的市場邏輯所決定的。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尤其是那些配備了高端智駕系統的車型,由于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其貶值速度往往更快。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更先進、更智能的車型將不斷涌現。這些新車型的出現,無疑會加速舊車型的貶值。因此,對于消費者而言,購買價格昂貴的新能源汽車,往往需要承擔更高的貶值風險。

然而,并非所有新能源汽車都面臨著同樣的貶值命運。對于價格在10萬元以內的新能源汽車而言,由于其普遍沒有安裝過于高端的自動駕駛系統,因此其貶值速度相對較慢。這些車型的功能,如車道保持、定速巡航等,至少在未來十年內都不會過時。
這些車型的保有量巨大,因此生產企業往往會更加重視其升級維護工作。即使未來固態電池等技術出現,這些企業也會考慮到現有客戶的需求,不會輕易停止對這些車型的升級。

那么,對于消費者而言,何時購買價格昂貴的新能源汽車才是明智之舉呢?對此,專家建議,科技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當某項技術達到瓶頸期時,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來取得突破。因此,對于想要購買高端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而言,多關注科技發展新聞,了解技術的最新動態,顯得尤為重要。
當大部分人認為某項技術已經到達瓶頸期時,往往意味著該技術即將迎來新的突破。此時,購買高端新能源汽車,或許能夠享受到技術突破帶來的紅利,從而降低貶值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