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比亞迪汽車的一則消息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一封內部郵件意外泄露,郵件標題為《比亞迪2025年乘用車成本降低要求》。郵件內容透露,在比亞迪剛剛成為全球首家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的汽車制造商之際,公司計劃從2025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相關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價格下調10%。
根據郵件的詳細描述,比亞迪方面認為,2025年將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重大轉折的一年,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類似于一場決定性的淘汰賽。為了在這一關鍵時期增強比亞迪乘用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公司需要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全力配合,共同致力于成本的持續降低。因此,比亞迪向所有供應商發出了明確的信號,要求他們深入挖掘降本空間,積極推動降價目標的實現,并期望在12月15日前通過SRM系統提交降價后的報價。

面對這一消息,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做出了回應。他表示,與供應商進行年度價格談判是汽車行業的常規做法。比亞迪基于大規模采購的優勢,向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標,但這并非強制要求,而是通過協商的方式共同推進。李云飛的這一表態,似乎是在為比亞迪的這一舉措尋求業界的理解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比亞迪提出了明確的降價要求,但并未給出具體的降價理由或預期效果。這引發了外界對于比亞迪此舉背后動機的猜測和討論。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比亞迪在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時,采取的一種主動策略,旨在通過降低成本來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從而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