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中國輪胎業海外崛起,賽輪輪胎表現搶眼
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在海外的迅猛擴張不僅帶動了國產汽車品牌的崛起,也為中國輪胎企業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全球新能源純電汽車市場中,中國車企已占據60%的份額,插電混動市場更是高達80%,這一趨勢為中國輪胎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國產客車和貨車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亮眼,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的增長。福耀玻璃作為汽車玻璃的領軍企業,已在全球市場奪下了34%的份額,遠超眾多百年外資品牌。而在輪胎領域,過去常被外資品牌壓制的中國輪胎企業,如今也迎來了春天。
賽輪輪胎作為中國輪胎業的佼佼者,近年來業績持續攀升。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達到236.3億元,同比增長24.3%,歸母凈利潤為32.4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0.2%,表現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一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場的強勁需求。
從長期來看,賽輪輪胎的營收一直保持穩定增長,而凈利潤的大幅提升則是從2018年開始的。在此之前,由于國內輪胎市場增長放緩和貿易摩擦的影響,中國輪胎企業面臨出口受阻和產能過剩的雙重壓力,輪胎價格低迷。然而,自2017年起,中國輪胎企業紛紛出海,不僅搶占了海外市場,還規避了貿易爭端,帶動了整體毛利率的回升。

如今,賽輪輪胎的凈利率已大幅上升至13.96%,與海外巨頭相比也毫不遜色。截止2024年第二季度,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等海外輪胎巨頭的凈利率分別為8.63%、9.33%和0.24%,均低于賽輪輪胎。在國內輪胎企業中,賽輪輪胎的凈利率也處于領先地位,僅次于定位更高端的森麒麟。
然而,盡管賽輪輪胎的業績表現出色,但其在分紅方面卻相對保守。近年來,公司累計分紅19.5億元,平均分紅率為27%,且股息支付率有下降態勢。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正在海外進行大規模擴產,投資近100億元。
從市場格局來看,全球輪胎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據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輪胎市場規模為1729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2252億美元,年復合增速為4.5%。而中國輪胎企業正在快速搶占全球市場份額,從2006年的11家增加到2022年的36家,合計市場份額從5%提升至18%。

在這一趨勢下,中國輪胎企業紛紛在海外建設產能,以搶占市場先機。賽輪輪胎在越南、柬埔寨和墨西哥等地建有輪胎工廠,玲瓏輪胎在塞爾維亞在建工廠,森麒麟在西班牙和摩洛哥也有在建項目。而海外巨頭則多呈現收縮產能之勢,如米其林關閉德國與法國工廠,固特異關閉德國、馬來西亞工廠等。
盡管中國輪胎企業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品牌高端化和價格提升方面仍面臨挑戰。目前,中國輪胎企業主要聚焦在中低端市場,缺乏針對高端市場的明確戰略和品牌認知度。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和估值的增長。

盡管如此,賽輪輪胎等中國輪胎企業的未來成長性仍被看好。隨著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市場的持續擴張和輪胎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輪胎企業有望在海外市場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時,企業也應加強品牌建設和高端化戰略,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目前,賽輪輪胎的市盈率處于近十年來的低位,顯示出市場對公司的估值較為保守。然而,隨著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和海外市場的不斷拓展,賽輪輪胎的估值有望得到修復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