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比亞迪在近日迎來了其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成立30周年,并成功下線了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然而,與此同時,其第三季度財報中顯示的高額負債卻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甚至有人將其與陷入困境的恒大相提并論。
面對外界的質疑,比亞迪用實際數據回應了這些擔憂。雖然負債總額高達五千多億,但比亞迪的負債率,即總負債與總資產之比,為77.91%。盡管這一比例較高,但在汽車行業中,尤其是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高負債率并不罕見。例如,賽力斯、北汽藍谷和蔚來等車企的第三季度資產負債率也分別高達89.02%、85.02%和79.39%。
比亞迪的高負債率與其快速擴張的戰略緊密相關。從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到第1000萬輛,比亞迪僅用了十五個月的時間,這一驚人的擴張速度背后,是新廠建設和人才招聘的持續投入。這些投入使得比亞迪的產能不斷提升,為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負債結構上,比亞迪的負債主要分為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兩類。有息負債包括向金融機構借款和在資本市場發行的債務,這些負債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而無息負債則是通過占用產業鏈上下游的資金來維持企業運營,這些資金不需要支付利息,是公司經營的正常現象。比亞迪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有息負債約為400億元,其余均為無息負債。
比亞迪的現金流狀況良好,足以覆蓋其有息負債。自2021年三季度起,比亞迪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便超過了有息負債,且差額逐年擴大。比亞迪的無息負債中,大部分是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這些負債是比亞迪在采購原材料、商品和勞務供應過程中產生的,屬于正常的經營行為。
比亞迪在銷量和盈利方面也表現出色。據法新社報道,比亞迪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超過20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并首次超過了全球競爭對手特斯拉。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比亞迪在產品研發、生產成本控制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不斷努力。

比亞迪在擴張過程中,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還在海外市場積極布局。其烏茲別克斯坦工廠和泰國工廠已經竣工投產,為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比亞迪在人員招聘和研發投入方面也毫不吝嗇,員工總數已突破90萬,研發人員近11萬人,是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之一。

盡管比亞迪的發展勢頭強勁,但面對未來,仍需保持謹慎。隨著新廠的建成和員工隊伍的擴大,如何妥善安排多余的產能和人力資源,成為比亞迪需要面對的挑戰。同時,比亞迪也需要合理管理和運用其高額的無息負債,避免固定成本的過度投入帶來的負債反噬。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比亞迪已經開始了布局高端化市場的戰略調整。其第10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車型為騰勢Z9,而第900萬輛新能源車則為仰望U9。這些車型不僅展示了比亞迪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的實力,也體現了其向高端市場進軍的決心。通過品牌高端化策略,比亞迪有望在未來賺取更多的溢價,實現更加良性和可持續的長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