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廣州車展的璀璨燈光下,東風日產全新純電動轎車N7的首次亮相迅速吸引了業界的目光,并意外引發了一場小范圍的討論風波。
一位網友在某知名博主的評論區留言,指出N7與東風eπ 007擁有相同的軸距長度,并猜測兩款車型可能共享底盤設計,甚至戲稱N7為eπ 007的“換殼”版本。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東風日產方面的注意。
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用戶運營中心部長張勁華迅速回應,他在轉發相關評論時明確表示,這純屬巧合,兩款車型并非出自同一平臺。
這一爭議讓人回想起去年8月的一則消息,日產計劃采用東風汽車的量子架構來生產純電動車型。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尤崢在接受采訪時曾透露,多個國際汽車品牌如奧迪、大眾等已選擇與中國本土車企合作,利用后者的平臺和技術來加速電動化轉型,日產同樣有意加入這一行列。
東風汽車于去年4月發布了全新的量子架構,這一全棧式自主研發的智能電動架構包含三個平臺,分別覆蓋高端、主流和小型電動化車型。據消息人士透露,量子架構的1號平臺主要用于生產嵐圖品牌的高端車型,而2號平臺則負責生產包括eπ 007在內的多款車型。
考慮到N7的預售價區間,量子架構的1號平臺和3號平臺顯然不太可能是其選擇。因此,市場普遍猜測N7可能采用了量子架構的2號平臺。然而,東風日產對這一猜測予以了否認。
盡管如此,有博主認為,日產開始重視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趨勢,并嘗試通過與中國本土車企的合作來加速電動化轉型,這一變化本身就是積極的。他預測,未來還將有更多基于東風平臺打造的日產車型問世,包括eπ 008的變種車型以及嵐圖品牌的衍生車型。
近年來,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在電動化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而海外品牌則相對滯后。面對中國市場對電動化產品的強烈需求,合資車企在電動化技術方面的積累顯得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推出大量電動化產品。因此,與中國本土車企合作成為了海外品牌開發電動車型的最優選擇。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周鋒坦承,公司在新能源轉型方面確實慢了一步,新產品和技術未能跟上中國市場的節奏。為了彌補這一差距,東風日產不僅與東風汽車合作,還積極引入了華為、Momenta、科大訊飛和英偉達等科技公司的最新智能化技術。
這些新技術將全部應用于N7車型上,包括與Momenta合作的端對端大模型智能駕駛系統,以及華為提供的智能座艙技術等。據博主評價,N7在造型設計和智能駕駛方面均表現出色,能夠跟上主流市場的步伐。
N7只是日產全新電動化產品投放計劃的開始。根據規劃,到2026年前,東風日產將推出5款全新的新能源車型,涵蓋純電、插電混動和增程等多種動力形式。這些車型是否如博主所言的“eπ 008變種”和“嵐圖知音變種”,市場將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