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合創汽車深陷經營困境,上海分公司已全面裁撤
近日,合創汽車的經營狀況再次引發市場關注。據報道,該公司近期進行了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其上海分公司已全面裁撤,且被裁員工的賠償金發放出現了嚴重拖延。原計劃在10月31日發放的“N+1”賠償金,至今仍未到賬,引發眾多前員工的不滿與抱怨。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合創汽車上海分公司已無人留守,所有員工均已完成離職手續。而廣州總部雖然仍有基本部門在運作,但員工數量也已大幅減少。據悉,目前廣州總部的員工數量已銳減至約50人,以維持公司的基本運營。同時,所有在職員工將遷至廣州市南沙區的新辦公地點,公司可能面臨重組。
記者嘗試聯系合創汽車總部了解相關情況,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9月10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將合創汽車上海分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
經營困境凸顯,股權凍結案件頻發
今年以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合創汽車的經營狀況愈發艱難。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7月至9月期間,合創汽車公示了多達18條股權凍結信息,被凍結的股權數額合計超過2.04億元。合創汽車作為被告的案件數量也大幅增加,今年新增案件超過百起,其中買賣合同糾紛占比高達26.2%。
市場銷量慘淡,產品線難挽頹勢
合創汽車市場銷量的慘淡,被視為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自2020年4月首款純電SUV HYCAN 007上市以來,合創汽車的銷量一直未能達到預期。盡管此后又陸續發布了多款產品,包括緊湊級純電SUV Z03、中型純電轎車A06以及純電MPV車型V09,但銷量依然未能實現顯著提升。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合創汽車的銷量均不足2萬輛。今年10月,合創汽車銷量更是低于110輛,同比下降82.37%。今年1至10月,累計銷量也僅為4388輛左右,同比下降83.32%。
管理層動蕩,員工持股計劃受阻
隨著銷量問題的愈發嚴重,合創汽車的管理層也出現了動蕩。今年2月,合創汽車聯席總裁杜蘭宣布離職。隨后,營銷總監、銷售副總經理、銷售副總裁等管理層人員也相繼在2023年年底離職。據了解,合創汽車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但由于目前的資金問題,員工持股計劃的跟投款暫時無法退還。
資金不足,股東頻繁變更
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合創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與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競爭對手相比,合創汽車的注冊資本并不算雄厚。天眼查顯示,合創汽車注冊資本為55.23億元,而小鵬汽車注冊資本為400億元,蔚來汽車注冊資本為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億元)。
自2018年成立以來,合創汽車共歷經三次融資,總金額約36億元。然而,其股東方卻經歷了多次變更。最初,合創汽車由廣汽集團、廣汽埃安、蔚來基金、蔚來汽車以及創始團隊合資成立。然而,隨著蔚來汽車的退股和新的戰略投資者的加入,合創汽車的股權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目前,合創汽車的前兩大股東為珠投智能和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分別持股超68%和約20.54%。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合創汽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如何擺脫當前的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合創汽車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