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寧德時代在貴陽與宜賓兩地,同步舉辦了動力型鋰電池鐵路試運首發的重要儀式。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黃志、貴州省商務廳廳長呂勁松,以及寧德時代的高層領導孟祥峰、劉潔等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隨著一列裝載著寧德時代產品的列車呼嘯而出,駛向上海,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在鐵路運輸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

長期以來,動力鋰電池的運輸效率和安全保障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兩大難題。相較于歐洲和北美地區鐵路運輸占比高達20%的現狀,國內動力鋰電池主要依賴道路運輸,占比超過九成。鐵路運輸以其運量大、成本適中、受天氣影響小等優勢,被視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然而,動力鋰電池鐵路運輸在國內一直未能開放,其關鍵在于如何確保運輸過程中的高安全性。寧德時代憑借其在材料、結構、智能制造及應用場景等方面的四大創新體系,構建了一套完善的電池安全體系。從材料選擇到結構設計,再到電池管理,寧德時代全方位保障了動力鋰電池在鐵路運輸中的安全性。

為了推動動力鋰電池鐵路運輸的落地,寧德時代積極參與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鋰電池鐵路運輸試點工作。在今年6月,寧德時代分別完成了鋰電池鐵路集裝箱的“熱失控”和“鐵軌沖擊”等多項測試,產品表現出了卓越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包裝固定性,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寧德時代動力鋰電池鐵路運輸的成功實現,對于構建高效、低成本的動力運輸體系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一突破不僅能夠有效減少交通擁堵、惡劣天氣等不可預測因素對電池供應的影響,大幅降低生產線停滯的風險,還能確保整車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從而保障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安全、高效運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