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國家集中帶量采購于今日上午十點在天津開標,這是繼冠脈支架后,國家組織的第二單高值耗材集采。
對于本土廠商而言,借助這次集采,有望擴大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今日,這次集采涉及到的人工關節國內上市公司愛康醫療、春立醫療、威骨高科、大博醫療股價在盤中漲幅皆超過10%。
此次人工關節招采的產品為初次置換人工全髖關節、初次置換人工全膝關節,按材質不同,這兩種產品分為四個產品系統類別開展采購,分別是:陶瓷-陶瓷類髖關節產品系統、陶瓷-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合金-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膝關節產品系統;這四個產品系統類別的最高有效申報價分別為19000元、18000元、16000元、19000元。
骨科植入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重要細分行業之一,根據使用部位的不同,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可以分為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和其他四大類。根據標點信息相關報告,關節類市場份額占比為27.77%,在細分市場中排名第三。
關節類植入醫療器械行業具備較高的行業準入門檻和技術壁壘,以骨科植入性假體產品為例,完成一次骨科手術,需要的骨科植入假體產品的零部件品種較為繁雜,并且需使用廠商配套的手術工具,以避免零件之間不匹配或匹配度不高所帶來的風險問題,且各廠家的產品之間存在一定差異,醫生必須受過相應培訓后才能熟練使用,更換所使用產品的置換成本較高。因此,臨床端醫生及患者對既有領先企業的品牌認可度較為穩固。我國關節市場國產化程度依然較低,進口企業仍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標點信息相關報告,2017 年至 2019 年我國關節類植入醫療器械市場前十大公司基本保持穩定,且其中本土廠商僅有愛康醫療(01789.HK)、春立醫療(01858.HK)、威高骨科(688161.SH)與天津正天四家。
從集采現場傳來消息稱,在這次人工關節集中采購中,愛康醫療在全陶髖關節中報價6890元,為該組最低價。從這方面看,該公司在該產品上的中標已無懸念。受此影響,今日下午港股市場開盤后,愛康醫療盤中股價漲幅超過28%,截至下午1點58分,其股價漲幅仍達到24.91%。
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日前發布的《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文件》顯示,除了全陶髖關節外,愛康醫療在陶瓷-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合金-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膝關節產品皆有申報意向,目前暫不知其在這些產品中標情況。
愛康醫療的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10.35億元,其中髖關節和膝關節合計收入占80%。
有骨科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往關節耗材一套系統最高價格可以達到十萬元以上,最低的也要一兩萬元,此次進入集采后,這些耗材的費用有望大幅度降低,進而降低患者治療負擔。
【來源: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