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發布報告,揭示了10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的銷售情況。數據表明,該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26.1萬輛,同比實現了11.3%的增長。而1至10月的累計銷量更是攀升至1783.5萬輛,同比增長3.2%,市場表現強勁。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帶動下,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10月份,自主品牌零售量高達148萬輛,占據市場份額的65.7%。若以批發數據計算,其市場份額更是擴大至69.9%,提前實現了行業對自主品牌份額的預測。
與此相對應,合資品牌在市場中的地位逐漸下滑。盡管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知名品牌仍在乘用車廠商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排名普遍靠后。與此同時,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在銷量上實現了對合資品牌的超越,其中比亞迪10月零售銷量達到了一汽大眾的3倍。
數據顯示,10月份主流合資品牌的零售銷量累計僅為58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7%。這一數據與整體市場及新能源市場的增長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具體車型方面,月銷量穩定超過2萬輛的燃油車寥寥無幾。然而,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的多款車型如宋、海鷗、秦L等均實現了月銷量超2萬輛的佳績。其中,比亞迪宋家族更是以11.49萬輛的累計銷量領跑市場。
面對新能源市場的沖擊,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加速新能源研發和產品線完善的緊迫性日益凸顯。只有不斷創新和適應市場變化,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