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一起涉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疑似觸電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網約車司機鄧先生在駕駛過程中突感異常,隨后被緊急送醫,至今仍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情況危急。
據鄧先生家屬透露,事發時鄧先生曾表示“電池沒電了”,并試圖解開安全帶卻屢次失敗。這一過程中,他被記錄下多次呼救的畫面。在路邊店家的幫助下,鄧先生最終被送往醫院。然而,因病情嚴重,他直接被送入了ICU。
事件發生后,鄧先生的女兒在社交平臺上曝光了此事,希望尋求公正和幫助。隨著事件的發酵,比亞迪公關團隊也迅速作出了回應。
比亞迪方面表示,已經初步排除了車輛漏電的可能性,并質疑鄧先生所稱的“觸電”原因。他們指出,鄧先生可能是因突發腦溢血導致肢體麻木,從而產生了觸電的錯覺。同時,比亞迪還強調,在事發后,鄧先生的家人仍能正常駕駛該車輛。
然而,醫院出具的診斷書卻給事件增添了更多爭議。診斷書上明確標注了“觸電傷”,且家屬表示鄧先生身上出現了疑似電擊傷的水泡等癥狀。
目前,比亞迪官方尚未對此給出更詳細的解釋,但表示將全力配合相關部門的鑒定和調查工作。與此同時,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人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表示擔憂,認為觸電風險不容忽視;也有人從技術角度進行分析,認為車輛結構并不支持觸電的可能性。
在這起事件背后,我們不禁要思考:如何確保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作為車主和乘客,我們又該如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呢?
在此,我們呼吁廣大車主和乘客要時刻關注車輛的安全狀況,定期進行檢測和維護。同時,在行駛過程中要保持警惕,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尋求專業幫助。
關于此事的真相和后續進展,我們將持續關注并為大家帶來最新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