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瑪莎拉蒂的業績下滑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數據顯示,該超豪華品牌在第三季度的銷量同比大降60%,尤其在中國市場,9月份的新車銷量更是同比暴跌87%,僅售出38輛。如此慘淡的市場表現,無疑給瑪莎拉蒂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面對這一局面,Stellantis集團總裁唐唯實對瑪莎拉蒂的中國區經銷商提出了批評,指責其營銷策略有誤,常年打折損害了品牌形象。他認為,經銷商若依賴低價策略,便意味著營銷層面存在問題。
然而,唐唯實的這番言論并未得到市場的全面認同。有分析指出,瑪莎拉蒂的銷量下滑并非單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品牌形象的老化、產品力的不足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都是重要原因。

回顧瑪莎拉蒂的歷史,雖然曾有過輝煌的Targa Florio比賽戰績,但進入九十年代后,該品牌便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環。在中國市場,瑪莎拉蒂曾一度被視為與法拉利、蘭博基尼齊名的超豪華品牌,但高昂的售價與逐漸暴露出的技術短板,使得其“偽豪車”的形象日益凸顯。
為了挽救銷量,瑪莎拉蒂曾嘗試將自己打造成炫富利器,但這一策略并未取得長期成功。反而使得品牌形象與主流市場愈發割裂,真正的富豪客戶對其敬而遠之。

與此同時,Stellantis集團的整體表現也不容樂觀。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的大幅下滑,使得這個涉及多個歐美汽車品牌的巨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唐唯實作為集團CEO,其領導下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步伐顯得遲緩而沉重。
有觀點認為,唐唯實在任期間雖然進行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但過于簡單粗暴的裁員和收縮策略,并未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反,庫存的積壓和市場份額的丟失,成為了Stellantis集團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在此背景下,唐唯實對瑪莎拉蒂經銷商的指責,更像是其在業績壓力下的一種轉移視線的做法。若要真正扭轉瑪莎拉蒂的頹勢,恐怕還需要從提升產品力、重塑品牌形象以及加強市場營銷等多個方面入手。
總的來說,瑪莎拉蒂的銷量暴跌并非單一原因所致,而是品牌形象、產品力和市場競爭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唐唯實作為Stellantis集團的掌舵人,其領導下的轉型之路仍充滿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