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德國汽車巨頭大眾公布的三季度財報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數據顯示其凈利潤出現了驚人的下滑,降幅高達63.8%。
據財報披露,大眾集團在第三季度全球銷量減少了7.1%,至217.6萬輛,同時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也同比下降了9.8%,至18.9萬輛。這一業績下滑直接導致了其凈利潤的暴跌,降至15.7億歐元,營業利潤也同比大減41.7%,至28.6億歐元。
今年前三季度,大眾汽車集團的總體表現同樣不容樂觀。雖然實現營收2372.79億歐元,微增0.9%,但營業利潤卻下滑了20.5%,至129.07億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4月以來,大眾汽車的全球月銷量持續呈現同比下滑趨勢。目前看來,2024年大眾汽車各季度的營業利潤均難以達到2023年的水平。
面對嚴峻的業績挑戰,大眾汽車集團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激進的措施來降低成本并提高競爭力。
據報道,大眾汽車在員工信息發布會上宣布了裁員、降薪和關廠的計劃。為縮減開支,大眾計劃關閉至少3家工廠,并裁減數萬名員工。同時,董事會還提議將所有員工的月薪減少10%,并凍結兩輪薪資,意味著在2025年和2026年員工薪資將不會上漲。
大眾還計劃縮減其在德國的所有剩余據點規模,包括減少產品種類、產量、工作班次以及整條裝配線。更為激進的是,大眾甚至考慮剝離整個部門,將工作崗位轉移至國外或外包給外部服務供應商。
這些措施的實施將對大眾汽車的員工產生深遠影響。據悉,大眾在德國雇傭了約12萬名員工,其中約一半在沃爾夫斯堡的總部和主要工廠工作。如今,隨著裁員計劃的推進,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面臨被裁撤的風險。
大眾汽車的這一系列舉措無疑是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為求自保而做出的艱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