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賽力斯,這家曾以“東風小康”為人所知的車企,如今因與華為聯手打造問界品牌而聲名鵲起。業績的顯著提升,使其從年度營收不足百億的困境中脫穎而出,短短三個季度便實現了營收突破千億大關的壯舉,躋身至中國汽車上市公司Top 10之列。

最近,賽力斯公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收高達1066.27億元,同比激增539.24%。凈利潤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76.02%,達到40.38億元。這一業績表現不僅創下了公司歷史最佳,更在整個中國汽車行業中名列前茅。
隨著業績的飆升,賽力斯的財務狀況也愈發穩健。三季報顯示,其經營現金流凈額達到200.12億元,成功實現轉正。同時,貨幣資金也大幅增長至514.4億元,為公司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

在此背景下,賽力斯宣布將投入150億元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同時計劃出資115億元收購引望10%的股權。這些舉措不僅展現了公司的雄厚財力,更凸顯出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和戰略眼光。
然而,就在賽力斯業績風光無限之時,一則關于“520”計劃的傳聞卻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據悉,該計劃涉及對年齡50歲、司齡20年的員工進行優化,旨在實現人才隊伍的年輕化和激活狀態。盡管賽力斯隨后發布聲明否認了該計劃的實施,但這一事件仍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于企業員工年齡和工作年限問題的廣泛關注。

對于賽力斯而言,如何在保持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妥善處理好員工隊伍的穩定和優化問題,無疑是其未來發展中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尤其是在當前汽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智能化轉型加速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好新老員工的關系,激發各層次人才的潛力和創造力,更是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520”計劃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但賽力斯在聲明中強調,公司內部討論該計劃的初衷是為了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變革性發展。這也反映出,在面對行業變革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下,賽力斯正積極探索和尋求更為有效的人才管理和企業發展之道。

總體來看,賽力斯憑借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成功實現了從傳統車企到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的華麗轉身。然而,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如何處理好業績增長與人才隊伍建設之間的關系,將是其能否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