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谷區域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的重大投資動作,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雷軍,以金山集團董事長及小米集團創始人身份,于8月18日現身武漢金山軟件園的開幕現場。身著休閑裝的他,在現場宣布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消息:自小米和金山2017年落戶武漢以來,兩公司在當地的員工總數已突破9500人,并預計在年底前實現“萬人研發中心”的目標。雷軍還透露,未來三到五年內,小米和金山在武漢的員工數將分別過萬,形成雙萬人規模的研發團隊。

與此同時,小米智能家電工廠的一期項目也進入了試產階段,預計將在10月底正式投產。據規劃,到2026年,該工廠將生產300萬臺小米空調,并在2030年實現超100億元的產值。而在不遠處,聯影醫療也在光谷進行了重大追加投資,簽約建設全球創新高端醫療裝備智造基地,致力于手術機器人與醫療智能體等創新產品的開發。
光谷的吸引力不僅限于生命健康領域,光電子信息領域同樣傳來捷報。8月20日,總投資超過50億元的華工科技光電子信息研創園暨出口基地一期正式投產。預計到2027年全面達產后,該基地將向全球客戶交付超過4000萬只800G、1.6T以上的超高速光模塊,用于AI大模型的訓練,預計產值將超過300億元。

這些巨頭為何紛紛選擇在光谷加大投資力度?金山集團CEO鄒濤在武漢金山軟件園的開園儀式上給出了部分答案。他提到,武漢在人才招聘上具有顯著優勢,宜居宜業的環境吸引了大量人才。事實上,金山武漢總部的4000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七成,且超過九成是在武漢本地招聘的。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聯影在湖北深耕12年,其快速成長得益于這片醫工交叉創新的沃土。聯影與武漢的同濟、協和等醫院進行了產學研醫用融合創新,并與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取得了重大成果,如業界首創的CT實時圖像引導介入手術機器人等。這些創新成果很快便應用到了醫院,提升了醫療水平。
光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榮凱指出,產業聚集和上下游協同創新是這些行業巨頭重倉光谷的重要原因。歷經數十年積累,光谷已聚集了1.6萬家光電子信息企業和3000多家生命健康企業。2024年,光谷的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了6000億元,生命健康產業規模也超過了2000億元。近年來,光谷還通過鏈主招商的方式,吸引了更多供應鏈企業落戶,如聯影已帶動20余家供應鏈企業,華工科技則投出了11家上下游企業,形成了市場力量下的鏈主與上下游企業的雙向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