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領域的開源競賽日益白熱化之際,OpenAI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該公司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近日宣布,原定于6月發布的備受矚目的開源模型將推遲至“今年夏天晚些時候”。這一變動正值中國DeepSeek等開源強手加速布局全球市場,引發了業界的廣泛猜測。
Altman在周三通過X平臺發表聲明,解釋了推遲發布的原因:“我們的研究團隊取得了一些令人驚嘆的進展,這些進展非常值得等待,但也需要更多時間來完善。因此,我們將對開源權重模型投入更多時間,預計將在今年夏天晚些時候推出。”

據了解,OpenAI原計劃推出的這款開源模型將具備與GPT-4相當的復雜推理能力,旨在超越當前頂尖的開源推理模型,包括中國的DeepSeek R1模型。然而,隨著AI市場競爭的加劇,這一目標的實現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
就在OpenAI宣布推遲發布的同一天,法國AI實驗室Mistral推出了其首個AI推理模型系列Magistral,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而在4月,中國AI實驗室通義千問也發布了一系列混合AI推理模型,能夠在深入推理和傳統快速響應之間靈活切換。
據TechCrunch報道,OpenAI領導層曾考慮過為開源AI模型增加復雜功能,如連接云端大模型的接口,以處理超復雜查詢。然而,這些功能是否會被納入最終版本,目前尚不得而知。
除了市場競爭的壓力,OpenAI還面臨著企業戰略轉型的挑戰。Altman曾公開承認,OpenAI在開源方面曾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此次開源模型被視為修復開發者關系的關鍵舉措,若無法在性能上匹敵DeepSeek R1等頭部開源產品,將對OpenAI的聲譽造成重大影響。
業界有猜測認為,OpenAI推遲發布可能是為了狙擊即將問世的DeepSeek R2。有網友表示:“如果現在匆忙發布一個版本,等DeepSeek R2出來,打不過就很尷尬了。”
DeepSeek R2作為深度求索公司研發的新一代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在技術架構、功能特性和資源效率等方面都實現了顯著升級。據摩根士丹利研報預測,DeepSeek R2的AI調用成本將大幅降低87%,推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支持圖像、語音、視頻等多種模態的處理。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曾表示,中國也要逐步成為創新貢獻者,而不是一直依賴他人。他將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本質作為公司的核心使命,并帶領團隊保持著與國際巨頭同步的產品迭代節奏。從2024年9月推出V2.5版本,到12月發布V3基礎架構,再到次年3月升級至V3-0324版本,DeepSeek每季度都有重大更新。
如此穩健而高效的產品迭代節奏,讓業界對DeepSeek R2的發布充滿期待。隨著OpenAI的推遲發布,這場AI領域的開源競賽將更加撲朔迷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