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互通,變革已來,而且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9月9日,工信部組織召開關于互聯網專項整治會議,其核心議題是禁止互聯網大廠之間的互相屏蔽,并要求各大平臺于17日之前開放外鏈。這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互聯互通將第一次在中國互聯網上出現。
比如,在微信上打開抖音、拼多多、京東等鏈接,將不再跳轉另外的頁面,瀏覽閱讀更方便,信息流動更順暢。對互聯網企業們而言,“唯流量論”告一段落。開放互聯網生態,是流量生態的巨大變革,更是對唯流量論的撥亂反正。

在“開放生態,反流量壟斷”這一大趨勢下,互聯網競爭將打破過去孤立、封閉的態勢,迎來全新商業規則和格局。而適應未來的平臺,必然是開放共存、生態融合的進化物種。企業只有真正滿足用戶需求,提升商品流通環節的效率和體驗,構建核心競爭力,才能贏得市場信賴。
目前,互聯網行業有許多像“真快樂”這樣的新興平臺,它們一直秉持開放理念,重視生態開放,不僅和騰訊、京東、拼多多、抖音、拼多多等平臺有過深度合作,也和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積極對外輸出并釋放自身勢能的同時,也在吸納各方優勢,取長補短,共生共榮。
它們與宏觀政策相向而行,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有望將成為解除屏蔽之后的最大收益者。新時代商業正在走入公平、開放、集約、創新、共享的發展新階段,社會期待更多企業互聯互通、共建共享。
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預見,那些堅持創新、持續奮斗且樂于分享、積極向善的企業,更容易贏得用戶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