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原生鴻蒙應用市場AppGallery通過“指尖上的藝術特展”,走進了幾位先鋒藝術家,一起聽聽他們的藝術創作關鍵詞及對應用之妙的理解。
高瑀的“精致”之美
高瑀,在中國當代藝術圈以將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藝術語言相結合而聞名,曾經創造過中國80后藝術家的拍賣記錄。她的創作注重細膩的構圖、巧妙大膽的色彩運用,與象征意味濃厚的文化符號,諧謔中傳達出生活的趣味與藝術的精致。
這種精致感也正是原生鴻蒙應用市場AppGallery希望帶給用戶:和諧的美學體系、精巧的布局與精品的內容。
AppGallery對話高瑀
AppGallery:您的藝術作品被形容為“精致且深具文化內涵”。您如何定義“精致”在您創作中的意義?
高瑀:精致是一個積累和打磨的結果。首先靈感的來源不是天外飛仙,它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其次有了靈感也只是第一步,將靈感變為一個“精致”的成果,需要不斷的推敲和打磨,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技藝。這跟華為搞一個產品是同樣的原理。
AppGallery:您的很多創作給人既傳統又新鮮的感覺,你對傳統文化符號的使用有什么自己的考慮么?
高瑀:我覺得傳統文化符號的使用類似于我們在日常語言中對成語的使用。太陽之下無新事,時代變遷人性不變,文化也是瓜瓞綿綿,所以我們還是可以用千年前的成語來講述今天的故事。
我在選擇文化符號的時候,還是由我在某一個時間段的思考以及想表達的內容來決定的,類似于有了某種劇本,再看在眾多的文化符號中,有沒有一個更合適的“演員”。
AppGallery:那您的創作靈感更多的來自生活的哪些方面?藝術圈都知道,你的愛好特別廣泛,有很多跨界合作。
高瑀:我的靈感來源主要是兩大部分,一個是日常生活,另一個是媒體世界。比如我平時在家會打開喜馬拉雅,聽小說,或者人文、歷史、科普類的內容,也會上B站看動畫,在網易云音樂上聽歌,我喜歡老派一點的音樂,比如swing、民謠、hard rock。
AppGallery:您認可“精致生活”是應該成為一種人生態度嗎?
高瑀:我認為精致生活的本質是對自己好,讓自己舒服,而不是一種對外的姿態,比如自己一個人吃飯也可以做個兩菜一湯,即使不出去會客,也可以把自己捯飭得齊整一點。

登錄指尖上的藝術特展,查看藝術家畫作:小紅書App搜索“#應用之妙存乎藝心”
結語:精致世界中的藝術與生活
高瑀以她獨特的藝術風格,將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現代藝術的靈動創新完美融合,創造出令人矚目的“精致”之美。她的作品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生活本質的深刻洞察與表達。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高瑀用她的藝術作品提醒我們,生活可以有另一種姿態——精致而有內涵。這種“精致”是一種對內所求,本質是能對自己好,讓自己舒服,而不是一種對外的姿態。而基于對“精致”的追求,讓她更加堅持“長期主義”,積累與反復打磨出自己的作品和表達。這與AppGallery希望通過和諧美學及精品內容,為用戶打造一個更像“Gallery”畫廊的產品及體驗,不謀而合。
她讓我們相信,藝術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與生活緊密相連。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終又回歸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AppGallery通過對話高瑀,讓我們看到了藝術與科技在追求極致之美的道路上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