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形機器人領域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一領域不僅備受業界矚目,更被視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
據多方觀察,2025年已被公認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市場的逐步成熟,人形機器人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核心主線。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新的機遇窗口。然而,對于那些已經錯失了白酒、新能源等熱門板塊的人來說,如果再不關注人形機器人,恐怕只能眼睜睜看著主力資金盡享紅利,而自己則只能苦等下一個未知的機會。
事實上,人形機器人的熱度早已不僅僅局限于專業圈內。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上,人形機器人的亮相引發了國內外網友的廣泛熱議。一時間,人形機器人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
與此同時,人形機器人板塊也迎來了大爆發。眾多相關企業紛紛嶄露頭角,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這些企業中,有七家公司尤為引人注目。它們不僅股價處于低位,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掌握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因此備受資金青睞。
其中,雷柏科技憑借其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方案方面的深厚積累,為多家大型3C電子制造企業提供了專業的解決方案。而鳴志電器則專注于手掌模組及指模所用的控制電機模組的研發和制造,其產品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拓斯達作為一家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的企業,與華為簽約合作,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中京電子則在柔性電路板(FPC)等產品上技術領先,已向相關客戶提供應用產品,為人形機器人的制造提供了關鍵支持。
大族激光的激光加工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人形機器人的零部件制造中,有效提高了零部件的精度和質量。力源信息則專注于自研芯片的研發和銷售,作為華為海思的核心代理,可為人形機器人提供高性能的芯片。
最后一家企業是國內機器人減速器的龍頭企業,其RV減速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打破了日本的壟斷地位。同時,該企業還與華為云、騰訊云深度合作,共同開發了智能視覺分揀系統、AI自適應控制算法等創新應用。該企業的股價僅為9元,市值一百多億,被市場嚴重低估。外資已重倉持有2303萬股,摩根更是新進383萬股,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