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技界的格局因DeepSeek推理模型的崛起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創新不僅加速了人工智能通用智能(AGI)的發展進程,還深刻影響了中國互聯網巨頭的戰略走向、商業布局、組織文化及市場估值。
百度,這個曾堅守閉源策略的科技巨頭,面對AI領域的激烈競爭,不得不調整策略,宣布下一代文心模型將開源。這一決定雖然意味著百度需要重新規劃AI的商業變現路徑,但在業內看來,這已是百度不得不走的一步棋。若繼續固執己見,其搜索業務這一核心基石恐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百度內部技術人士對此形容為“壓力山大”。
早在數月前,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便曾指出,大模型對搜索市場的沖擊巨大,是所有大廠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搜索行業收入龐大,但大模型的興起將重塑行業未來,這對于依賴廣告收入的搜索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場嚴峻考驗。
騰訊,這位互聯網行業的老將,雖在大模型競賽初期顯得步伐緩慢,但如今已加速布局。不僅急于將DeepSeek-R1融入自家AI助手元寶,還在企業級SaaS領域加快應對速度,以應對智能體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
阿里巴巴,在經歷了三年多的迷茫與調整后,似乎迎來了戰略變革的初步成果。盡管其業務是否已徹底反彈尚需財報數據驗證,但從年內股價超40%的漲幅來看,市場已開始對阿里云的新故事給予認可。這一變化也帶動了電商行業的內卷現象有所緩解,阿里的勢頭似乎正在回歸。
AI在阿里巴巴的轉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自2023年9月吳泳銘接任集團CEO并宣布“AI驅動”為兩大戰略重心之一以來,AI的影響力逐漸顯現。盡管初期外界對這一戰略持懷疑態度,認為其難以迅速解決阿里電商和云計算業務面臨的挑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AI對阿里業務的推動作用愈發明顯。
在電商領域,AI通過提升內部效率,幫助阿里在流量見頂的情況下依然擠出了一定的增長空間。尤其是在搜索、推薦、廣告等領域,AI的全面落地顯著提升了業務效率。同時,阿里媽媽推出的“全站推廣”產品也敢于與商家對賭ROI,體現了AI在提升商家效益方面的信心。
相比之下,AI對阿里云的助力更為顯著。隨著AI相關產品采用量的提升,阿里云公有云業務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客戶AI預算的大幅增加以及阿里云在開源策略和通義大模型技術上的優勢,共同推動了這一增長。
阿里通義新推出的Qwen2.5-Max在全球AI模型評測平臺Chatbot Arena中排名第七,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阿里的AI實力,也為阿里云的估值空間提供了高科技公司的參考標準。DeepSeek-R1的創新效應以及蘋果與阿里的合作,進一步提升了阿里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
云計算行業也因DeepSeek的興起而迎來了新的賽點。對于阿里云等國內互聯網云廠商而言,這一變化不僅帶來了旺盛的AI需求,也為其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盡管云計算業務曾面臨增速下滑和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戰,但在AI技術的推動下,這些云廠商有望走出瓶頸,實現新的飛躍。
值得注意的是,大企業的戰略變革往往需要時間的檢驗。阿里自2023年9月明確“AI驅動”戰略以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于在2025年初迎來了第一個顯著的回響。這不僅讓外界開始相信和關注阿里的AI戰略,也為整個科技行業提供了新的啟示。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國內科技行業正迎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云計算行業作為技術創新的搖籃,有望在這一浪潮中修正商業模式,走出瓶頸,邁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