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股市場的波動引發了廣泛關注,而在這一背景下,英偉達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盡管本周多家科技巨頭股價表現不佳,但英偉達卻成功實現了反彈。
上周,英偉達股價曾暴跌15.8%,然而本周卻強勢反彈8.14%,幾乎收復了自Deepseek風波以來損失的一半領地。這一表現,無疑讓投資者們眼前一亮。

從市場反饋來看,科技巨頭的財報似乎都在為英偉達站臺。例如,亞馬遜CEO在最近的一次電話會議中明確表示,大多數AI計算都依賴于英偉達的芯片,并且亞馬遜在未來還將繼續與英偉達保持合作關系。這一表態,無疑為英偉達的市場地位增添了不少分量。
然而,亞馬遜CEO同時也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隨著算力需求的不斷攀升,成本問題日益凸顯。為了尋求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亞馬遜已經開始了自研芯片ASIC的旅程。他透露,亞馬遜最新推出的Trainium 2訓練芯片以及EC2實例,在性價比方面比現有由英偉達GPU驅動的實例高出30%-40%。他還預計,2025年下半年將推出更先進的Trainium 3和Trainium 4。
這一消息,與此前meta CEO扎克伯格的言論不謀而合。他們都指出了同一個趨勢:隨著云提供商不斷擴大AI和機器學習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資本支出將持續飆升。亞馬遜網絡服務(AMZN)、微軟Azure(MSFT)、meta Platforms(meta)以及谷歌云(GOOG)等科技巨頭都在大力投資高性能計算能力,以支持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和其他AI應用程序的快速增長。而這些投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將流向英偉達的GPU。
盡管如此,科技巨頭們也在尋求自研芯片ASIC的比例提升,這對于定制芯片領域的兩大巨頭博通和邁威爾科技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博通等廠商開始更加積極地與英偉達爭奪市場份額。在Deepseek事件之后,性價比成為了客戶首要考慮的因素,這也為博通等廠商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英偉達曾預估自己將占據2024年AI GPU市場的90%份額。如果大摩的預測成真,即科技巨頭在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比2024年增長50%,那么英偉達的收入也有望實現類似幅度的增長。然而,目前市場對于這一趨勢并非完全確信,因為英偉達能否保持其市場份額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英偉達下一代Blackwell芯片的大規模供貨時間也尚未確定。據預計,Blackwell GPU的推理性能將比Hopper高出15倍,并且與英偉達的CUDA平臺相得益彰。這種硬件和軟件都領先的生態系統競爭優勢,無疑為英偉達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英偉達能夠保持其市場份額不變。
對于關注科技股的投資者來說,英偉達的表現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英偉達能否繼續保持其領先地位,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