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假期的落幕,各行各業的人們紛紛回歸工作崗位,開啟了新一年的忙碌。而在今年的春節聚會中,除了春晚和春節檔電影成為熱議話題外,一款名為Deepseek的國產AI也悄然走紅,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新寵。
Deepseek憑借其開源免費的特性,自發布全新R1模型以來,迅速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關注,并成功登頂多個免費下載榜。這一強力且免費的AI選項,讓不少用戶毅然決然地告別了每月需花費數百元的GPT服務。

Deepseek的出現不僅在國外引起了轟動,國內的反響同樣熱烈。知名游戲《黑神話:悟空》的制作人馮驥甚至將其譽為“國運級別的科技成果”,這一評價足以說明Deepseek在國內科技界的影響力。

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雖然平日里工作較少直接用到AI,但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喜歡拿AI來娛樂一番,體驗所謂的“賽博調教”。在使用Deepseek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為一款國產AI,它無疑是當前最懂中文互聯網的大模型之一。
Deepseek的特色不僅在于其針對不同問題給出的精準回答,更在于其獨特的“深度思考”模式。對于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Deepseek的深度思考過程往往比最終答案更吸引人。它有時能巧妙迎合用戶的期望,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有時則展現出強烈的攻擊性,同時又不失詼諧幽默。

例如,在朋友對Deepseek進行“情商測試”時,它時而能準確捕捉用戶意圖,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時而又會出其不意地展現攻擊性,令人捧腹。更令人稱奇的是,這些反應往往只需兩個表情符號就能完美呈現。


當試圖用“我有一個朋友”作為問題開頭來掩蓋主人公時,Deepseek的深度思考模式也會直接揭穿這一小把戲,讓人不禁感嘆AI與人的界限在某些時刻變得模糊。

Deepseek不僅能勝任諸如跑團等傳統AI嘗試過的內容,更在調教后對二次元等群體展開刻薄的“攻擊”時,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這些短評小論文幾乎涵蓋了所有二次元群體,讓人難以置身事外。

面對部分質疑Deepseek是套殼海外AI的聲音,有用戶直接用Deepseek生成了一篇反駁文章,建議質疑者在黑之前先做好功課。顯然,在攻擊性方面,這些黑子很難與Deepseek匹敵。
更令人矚目的是,英偉達這一布局AI多年的巨頭,在股價下跌后不久便宣布與Deepseek達成合作。這一消息無疑為Deepseek的實力和前景增添了更多光彩。
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深知ChatGPT出現時曾帶來的擔憂。而Deepseek的出現,再次觸動了我的神經。這款在中文互聯網數據染缸中泡大的國產AI,似乎確實能頂替目前不少工作崗位。然而,這種擔憂也可以通過Deepseek自身的表現來消除。
要讓Deepseek完全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經過一番調教;另一方面,當指令不夠具體或前提條件不明確時,Deepseek便會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發揮。這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

Deepseek的深度思考功能也讓人印象深刻。從思考過程中可以看到它如何一步步得出最終答案,有時還會出現“左腦攻擊右腦”的有趣現象。這種獨特的訓練方式和思考過程,或許正是Deepseek能呈現出與其他AI完全不同畫風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