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OpenAI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撤銷了ChatGPT對話內容的搜索引擎索引功能。此舉旨在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避免敏感信息在不經意間被公眾獲取。
這一變更源于近期有報告指出,ChatGPT的對話內容竟然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被檢索到。盡管該功能僅向用戶開放不久,但已經引發了一些隱私泄露的擔憂。OpenAI首席信息安全官Dane Stuckey通過社交媒體向公眾通報了這一變化,他解釋稱,該功能原本是一項實驗性嘗試,旨在幫助用戶發現更多有價值的對話內容。然而,經過評估,他們發現該功能存在較大的隱私泄露風險,因此決定立即撤銷。
“我們意識到,這項功能可能會讓用戶無意中分享出他們不愿公開的信息,因此,我們決定移除這個選項。”Dane Stuckey表示,“同時,我們正在積極努力,從相關搜索引擎中刪除已被索引的對話內容。預計這項變更將在明天上午全面推廣至所有用戶。”
盡管ChatGPT在用戶使用時明確提醒“不要分享任何敏感內容”,但仍有一些用戶忽視了這一警告,從而導致了隱私泄露的風險。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AI供應商聲稱,當模型能夠訪問用戶的數據和應用程序時,它們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然而,這也帶來了更大的隱私和安全風險。
這一事件不禁讓人聯想到支付服務Venmo曾經的遭遇。Venmo曾默認公開用戶的交易記錄,直到面臨法律訴訟后才被迫改變政策。雖然OpenAI并未默認公開聊天記錄,用戶需要主動選擇加入才能公開對話,但這一功能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OpenAI的搜索引擎索引功能原本以復選框的形式出現,標題為“讓這個聊天可被發現”,位于ChatGPT分享圖標點擊后的彈出窗口中。從2023年5月開始,OpenAI就提供了ChatGPT共享鏈接功能,但當時公司明確表示,這些鏈接不會被搜索引擎索引。
然而,今年早些時候,OpenAI對文檔進行了修改,表示用戶現在可以選擇通過鏈接分享對話或使其可被搜索引擎索引。值得注意的是,文檔中使用了“文章”這一術語來描述用戶提示和機器響應的組合,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類創作與機器生成內容的界限。
目前,OpenAI正在積極清理搜索引擎中的相關對話內容,但這一過程尚未完成。使用Google搜索引擎的site:操作符在chatgpt.com/share上進行搜索,已不再返回共享的、已索引的對話列表。然而,Bing、DuckDuckGo和Brave等搜索引擎仍然返回了大量相關結果,其中不乏包含個人信息的對話內容。
盡管如此,OpenAI仍在努力應對這一挑戰。他們表示,正在積極與相關搜索引擎合作,以盡快刪除所有已索引的對話內容。同時,他們也提醒用戶,在使用ChatGPT時務必注意保護個人隱私,避免分享敏感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正面臨來自《紐約時報》的版權聲明法律要求,要求他們無限期保留消費者ChatGPT和API客戶數據。OpenAI表示,這一要求與他們對用戶做出的隱私承諾根本沖突,因此他們正在積極抗爭。
對于此次事件,用戶們紛紛表示關注和支持OpenAI的決定。他們認為,保護用戶隱私是AI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提,希望OpenAI能夠繼續加強隱私保護措施,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