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為DeepSeek(深度求索)的國產AI應用在美國蘋果App Store上引發了廣泛關注。截至北京時間1月26日晚22時,這款應用在短時間內迅速攀升至美區免費排行榜第三位,僅次于ChatGPT和meta旗下的Threads,成功超越了Google Gemini、Microsoft Copilot等美國科技巨頭的生成式AI產品。

這一迅猛的崛起勢頭讓DeepSeek成為了科技圈的焦點。事實上,在此之前,DeepSeek在美區的排名雖然穩步上升,但并未進入前十。此次的突然躥升,與其近期的一系列突出表現密切相關。尤其是其推出的開源模型DeepSeek-V3和R1推理模型,在全球聊天機器人競技場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DeepSeek-V3自去年年底推出以來,便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極高的性價比贏得了廣泛關注。該模型融合了多項創新技術,顯著提升了性能和效率,在全球模型中排名第七,成為開源模型中的佼佼者。而本月20日正式開源的R1推理模型,更是讓DeepSeek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展現。在Chatbot Arena綜合榜單上,DeepSeek-R1與OpenAI的頂尖推理模型o1并列第三,且在多個高難度測試中拔得頭籌。

除了卓越的性能外,DeepSeek還以“低成本訓練”和“高性價比”為核心賣點。其API輸入價格僅為每百萬Token 0.1元人民幣,遠低于同類產品的價格,這吸引了大量中小開發者和企業的關注。這種低成本策略不僅讓DeepSeek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競爭力,還引發了對硬件廠商可能產生沖擊的討論。

DeepSeek的崛起不僅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還對一些國際科技巨頭產生了不小的震動。據匿名平臺teamblind上的一條帖子透露,meta內部因為DeepSeek的模型已經進入恐慌模式。一位meta員工表示,DeepSeek-V3在基準測試中已經讓Llama 4相形見絀,而且更令人難堪的是,這一成就竟然是由一家“僅用550萬美元訓練預算的中國公司”實現的。這一消息無疑給meta等科技巨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DeepSeek的迅速崛起也引發了業界對于AI未來發展的討論。英偉達高級研究科學家Jim Fan就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表推文表示,我們正身處這樣一個歷史時刻:一家非美國公司正在延續OpenAI最初的使命——通過真正開放的前沿研究賦能全人類。這一觀點無疑為DeepSeek的崛起增添了更多的意義和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