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人工智能物聯網開發平臺受到了央視新聞的關注與報道。該平臺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尤為引人注目,它已成為“人工智能物聯網嵌入式類”課程的重要教學工具,助力各大院校的學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相關前沿技術。
小米的這一舉措,體現了產教融合模式的深入實踐。該模式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就業崗位為核心,正逐步在各大院校落地生根。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們不僅能夠獲得理論知識,還能在實踐中鍛煉技能,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小米創始人雷軍親自發文透露,該平臺已與超過35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預計未來五年內將培養超過5萬名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的專業人才。雷軍表示,小米將持續推動中國物聯網行業向高質量、健康的方向發展。
在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已成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我國,北京市也計劃在今年秋季學期開始,為中小學生提供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小米人工智能物聯網開發平臺在這一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還有力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通過與各大院校的合作,小米正逐步構建起一個從教育到產業、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生態鏈。

小米在物聯網領域的廣泛覆蓋也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據小米澎湃智聯IoT開發者平臺數據顯示,目前米家用戶月活躍數已超過1億,接入設備數量更是高達9億。這一龐大的用戶基礎和設備數量,為小米在物聯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小米還開放了智能硬件產品的基礎功能,如米家App控制、小愛語音控制以及智能互聯等,這些功能的開放使得開發者能夠打造出更加便捷、智能的產品,進一步豐富了小米物聯網生態的多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