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眾多企業紛紛涉足這一領域,探索其在各方面的應用潛力。然而,AI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邊界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近期,一項由英特爾、博伊西州立大學及伊利諾伊大學聯合開展的研究揭示了AI聊天機器人面臨的新型安全威脅。研究團隊發現,當聊天機器人面對海量信息時,可能會受到誤導,進而違反既定的安全規則。這一發現提出了一種名為“信息過載攻擊”的新概念。
為了深入探究這一現象,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名為“InfoFlood”的自動化系統。該系統通過向大型語言模型(LLM),如ChatGPT和Gemini,施加過量信息,誘使其做出不當回應。傳統防護措施往往依賴于關鍵詞識別,但在信息轟炸下,這些模型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有效應對。
據研究團隊介紹,當聊天機器人接收到過多信息時,它們可能會誤判用戶意圖,從而給出錯誤的回答。InfoFlood系統利用標準化的提示模板,向AI模型注入額外信息,以達到干擾和混淆的目的。例如,當模型拒絕回答某個敏感問題時,InfoFlood會在提示中加入虛假的引用或無關緊要的倫理聲明,使模型陷入兩難境地。
這一發現無疑加劇了人們對AI安全性的擔憂。即便設有安全過濾器,惡意用戶仍有可能通過信息過載的方式操控模型,植入有害內容。鑒于此,研究人員計劃將這一研究成果通報給擁有大型AI模型的企業,敦促他們加強安全防護措施。
隨著AI技術的持續發展,如何在保障用戶安全的同時合理利用這一技術,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此次研究,能夠激發更多關于AI安全與倫理的討論,推動技術公司采取更為有效的防護措施,確保AI技術的健康發展。






